財富傳承/港吸家辦落戶 專家倡擴稅務寬減

香港積極推動家族辦公室發展,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早前表示,將於年內制定針對基金、單一家族辦公室(SFO)及附帶權益的稅務優惠方案,並於明年把建議提交立法會審議。會計及家族辦公室等業界普遍歡迎,並憧憬盡快有細節出台。
業界建議,香港可從多方面進一步優化家族辦公室的生態環境,包括擴大稅務寬減的適用範圍、根據不同門檻提供不同額度的稅務優惠、提供更清晰的牌照許可制度,以及推行「家辦通」等,以增加對家族辦公室的吸引力,進一步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財富管理中心地位。/大公報記者 蔣夢宇 蔣去悄
香港憑藉稅務優惠政策、靈活的監管環境及不斷優化的移民政策,吸引大量高淨值家族進駐。截至2023年底,香港的資產和財富管理業務規模達31.2萬億元,成為全球第二大跨境財富管理中心,擁有超過2700家單一家族辦公室。此外,投資推廣署已協助超過160間家族辦公室在港設立或擴展業務。
資產配置靈活度勝新加坡
衛達仕(Withers)律師行私人客戶及稅務法律顧問團隊合夥人傅潔恩認為,香港現時稅務豁免制度具高效性,毋須事先審批,只需在申報稅務時聲明符合條件即可獲得豁免,減少繁瑣的程序,提高了家族辦公室設立的便利性。她續指,新加坡近年不斷提高家族辦公室落戶的門檻,收緊申請稅務優惠的資格準則,例如要求基金在當地的投資需達到資產管理規模的10%或1000萬新加坡元(以較低者為準)。相比之下,香港在這方面的要求更為靈活,為家族資產配置提供了更大自由。
目前,可受惠於稅務寬減條例的合資格投資仍有限制。對此,傅潔恩建議,將特定類型的虛擬資產、私募信貸的買賣、收益及利息收入納入稅務寬減適用範圍,以進一步增強香港吸引力。
上駿國際董事總經理梁頴雯認為,特區政府可以增加家辦運營費用的稅務寬減,例如兩倍的免稅額,鼓勵相關家族更多使用香港專業服務,亦可加大在東南亞、中東及歐美等地推廣,吸引海外家辦來港。
針對家辦持有的多類資產(如房產、運營公司、私募基金及其他另類投資),梁頴雯認為,應明確稅率優惠的具體範圍,讓家辦在投資配置上有更大的靈活性,降低界定家辦的金額門檻,並根據不同門檻提供不同額度的稅務優惠。她相信,相關舉措可提供更明確指引,讓家族有更大自由選擇投資配置,也可吸引規模較小的家辦進駐,利用香港平台繼續增長,進一步擴大香港家辦市場規模。
細化指引 明晰法律框架
此外,傅潔恩期盼,特區政府推出更加清晰的家族辦公室資產管理活動的牌照許可制度,尤其是針對服務單一家族的家族辦公室是否需要牌照,仍缺乏明確法律規範。她希望,特區政府能進一步細化相關指引,為家族辦公室的設立提供更清晰的法律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