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思羅機場恢復運作 英國基建差捱轟

因附近變電站起火,英國倫敦希思羅機場21日遭遇大停電。在關閉約18小時後,希思羅機場於當地時間21日下午開始恢復航班升降,22日全面恢復運作。專家表示,此次事故造成的損失每天高達2000萬英鎊(約2億港元),整個航空產業恐損失數千億英鎊。變電站起火的原因仍在調查中,外界批評希思羅機場過於依賴單一電網、缺乏應變措施,也引發了多間英媒對本國關鍵基礎設施漏洞百出的集體焦慮和質疑。
【大公報訊】當地時間21日下午4時許,希思羅機場宣布,開始部分恢復航班升降。一個小時後,英國航空公司8個長途航班獲准起飛。下午6時許,英航一班內陸客機降落希思羅機場,是機場關閉約18小時後首班着陸的客機。
22日香港出發航班大致正常
提供實時航班飛行狀況的網站Flightradar24發布的數據顯示,此次希思羅機場關閉,至少29萬旅客、1351個航班受到影響,其中約121個航班改道。雖然機場現已恢復運作,但預計航班延誤與被擾亂的情況將持續數日,會優先安排轉飛其他歐洲機場的航班返回倫敦。交通部門暫時取消對夜間航班的限制,緩解航空交通堵塞。
22日從香港出發去希思羅機場的航班基本恢復正常。國泰航空當天5班航班均如期出發,而英航原定晚上出發的BA32航班則取消。22日由希思羅機場回港的航班亦全部取消。
火災發生原因目前仍在調查中。倫敦警察局表示,目前暫無跡象表明存在「犯罪行為」,但鑒於變電站的位置及事故對英國關鍵基礎設施的衝擊,警方「對此仍持開放態度」。
依賴單一電網釀禍
一個變電站失火即導致全球重要航空樞紐全面關閉,引發外界熱議。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總幹事、英國航空前CEO沃爾什批評希思羅機場,「如此關鍵的基礎設施,卻完全依賴單一電源,而沒有備用電源?」他認為,如果情況確實如此,這顯然是機場嚴重失職。
希思羅機場CEO沃爾比向受影響旅客致歉,但堅稱無法百分之百防範某些嚴重事故發生,而今次就是其中一次重大突發事件。他否認機場沒有足夠的應變計劃,辯稱備用電源系統一直正常工作,但其規模無法支撐整個機場運作,形容今次火災造成的電力缺口相當於一個中型城市的用電量。
相比希思羅機場過度依賴單一電源,全球其他主要機場已採取多樣化的電力供應措施。全球其他重要航空樞紐普遍採用雙電網模式,確保即使一條斷電,另一條還能獨立支撐機場運營。部分機場擁有獨立發電站,即使城市電網出現問題,也能迅速切換發電系統。機場還使用智能調度系統,根據實時需求調整電力供應,優先保障塔台、登機口等關鍵設施不停擺。
私企掌控基建 凸顯監管風險
事故引發外界對英國能源安全和國家重要基礎設施脆弱性的廣泛關注,媒體和民眾擔心這些漏洞可能會成為敵對國家或恐怖分子的目標。
希思羅機場大部分股權屬於法國私募股權公司Ardian、卡塔爾投資局和沙特主權基金等私企,現時債務超過190億英鎊。長期以來,航空公司一直質疑希思羅機場是否有能力進行擴建以及升級改造老舊基建。例如,希思羅機場委員會於2015年正式提議修建第三條跑道,但十年過去了,計劃始終沒有實質進展。
英媒披露,英國主要關鍵基礎設施私有化程度高於全球任何其他國家,電力、天然氣、電信、港口和機場,均掌握在私企手中。此次希思羅機場關閉再次凸顯了英國政府有必要對本國關鍵基礎設施進行全面監管,在維護基建韌性和應急方面進行大規模投資,以便能夠應對重大突發性威脅。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