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綜述/維護國安條例一周年 護航香港高質量發展

  圖:特區政府通過教育、宣傳等途徑普及國安知識,增強市民的國家安全意識和責任感。
  圖:特區政府通過教育、宣傳等途徑普及國安知識,增強市民的國家安全意識和責任感。

  「安全是發展的基礎,只有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改革發展才能不斷推進。」今天是《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生效一周年的日子。一年來,在國家安全相關法律的護航下,香港以高質量的發展、更高水平的開放,充分展現了由治及興階段的愛國愛港新氣象。

  多位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委員接受《大公報》訪問時指出,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維護憲法和基本法確定的特別行政區憲制秩序,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大家都深有共鳴;希望特區政府積極貫徹落實政府工作報告內容,拓展在教育、科技、醫療等領域的國際交往合作,抓住國家高水平對外開放為香港帶來的機遇,提速提效謀發展。\大公報記者 義昊

  香港回歸以來,反中亂港勢力長期利用本地法律漏洞,以「言論自由」為幌子煽動分裂、勾結外部勢力。2019年黑暴亂港,搶砸燒禍害市民、衝擊立法會、污損國徽等,公然挑戰「一國兩制」底線。2020年中央果斷制定實施香港國安法,迅速平息亂象。一年前《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的通過實施,進一步為香港拚經濟謀發展提供堅實的制度保障。

  香港元氣正恢復 助力由治及興

  一年來,香港的國際金融、貿易、航運地位進一步鞏固提升,再次獲評全球最自由經濟體,國際金融中心排名重奪全球第三,世界競爭力上升兩位排名第五、人才競爭力上升七位重回前十。多項排名的上升,標誌着香港仍舊是「幹事創業的天堂,成就夢想的地方」。

  因此,當聽到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全面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完善維護國家安全體制機制,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時,代表委員們更是深有共鳴。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黃冰芬認為,過去一年香港拚經濟、謀發展、搞建設成效顯著,尤其在開拓中東、東盟和「一帶一路」新市場方面成果豐碩。香港的元氣正在恢復,為由治及興增添了信心。

  「《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實施一年來,得到了香港社會各界的廣泛支持,體現了香港社會對維護國家安全的共識和決心。」港區全國人大代表、互聯網專業協會會長冼漢迪說,去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堅持依法治港治澳」,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則提出,「維護憲法和基本法確定的特別行政區憲制秩序,落實『愛國者治港』、『愛國者治澳』原則」,進一步體現了中央對港澳治理思路的深化。

  冼漢迪表示,《維護國家安全條例》正是香港特區在中央支持下履行憲制責任的具體行動,希望特區政府進一步通過學校教育、社區宣傳、媒體報道等多種途徑,普及國安知識,增強市民的國家安全意識和責任感。同時,深化與內地在國家安全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共同應對國家安全風險和挑戰。借鑒內地在國家安全維護方面的經驗做法,結合香港實際情況,不斷完善香港的國家安全維護機制。

  安定的社會環境令香港能夠集中精力拚經濟、謀發展,國家對香港也有了更大期望。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涉及港澳部分首次提出要「深化國際交往合作」,全國政協常委、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蔡冠深表示,政府工作報告圍繞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與高質量發展等主軸,提出以深化改革、穩外資穩外貿、擴大內需、強化創新驅動為核心等經濟發展路徑。香港工商界作為國家對外開放的重要橋樑,應積極把握政策帶來的機遇,助力國家現代化建設。

  發展三大要素:教育科技人才

  蔡冠深認為,教育、科技與人才這三個環節可構建為有效體系,相互推動發展,成為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支撐。至於香港在深化國際交流合作的作用,除了經貿、金融及專業服務外,香港還可拓展在教育、科技、醫療等領域的國際合作,並強化軟實力建設,通過影視、藝術、體育等講好中國故事,打造成為民心相通的樞紐。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工聯會會長吳秋北認為,「深化國際交往合作」既是發揮香港獨特優勢之必然,也點出香港應內聯外通、均衡發展的歷史責任。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香港不僅要留下人才,也能輸送人才。他說,人才的關鍵還是在「自主培養」,不能太過依靠「拿來主義」。此外,近年來香港幼中小都在應對「殺校」難題,特區政府需要做好提前部署,適應人口結構變化,統籌基礎教育、高等教育、職業教育,以及更積極的人口政策,充實本地人力資源,為國際人才高地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