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愛堂培訓「義氣仔女」 上門陪護助安老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張茗)為應對香港人口老化及護老者的壓力,仁愛堂推出為期兩年的「替假護老者『義氣仔女』培訓先導計劃」,每年培訓50名社區義工成為替假護老者,提供5,000小時的上門看顧及陪伴外出等服務,讓護老者得以休息。該計劃今年1月在九龍城區試行。特區政府勞工及福利局副局長何啟明昨日在計劃啟動禮上表示,香港有超過200萬名60歲以上長者,期望更多有心人成為「義氣仔女」,協助照顧長者,達到精準扶貧目標。
榮龍與妻子淑雯,連同三名子女均參與了「義氣仔女」計劃。他倆表示,培訓讓他們學到很多照顧長者的技巧,尤其是培訓後深刻理解到與長者溝通時「共情能力」的重要性,「將『我幫你做』,改成『我哋一齊做』」,更能讓長者接受。」
對帶同三名子女參與計劃,他們笑說:「唔指望佢哋以後照顧返我哋,搞掂自己就得。」但他們希望以身作則,讓子女學懂承擔社會責任。被問及子女參加義工後的變化,淑雯笑言過往子女探訪老人時表現得十分腼腆,但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他們已變得「會喺派禮物畀長者時候好落力幫手」。
從事Playgroup(學前遊戲小組)的熹枬亦是參加者之一。她表示,自己過往在澳洲有照顧長者的經驗,並在過程中發現不少長者因無法得到子女的照顧而感到孤單,「社會中大家只關心長者身體健康,但好少人關注佢哋嘅心靈健康。」因此,她希望加入計劃後,可以更多照顧和陪伴獨居老人。
該計劃在九龍城區試行,為獨居、雙老及缺乏支援的護老者提供喘息機會,服務包括上門陪伴、簡易訓練及外出協助,同時為「留守長者」提供個性化照顧,現已有20名義工登記,13人已完成培訓並投入服務,更有青年宿舍的宿生參與。仁愛堂期望今年內將試點擴展到屯門區。
減護老者身心壓力 提升長者生活質素
何啟明在活動上致辭表示,特區政府今年制定的計劃當中,有三個特定群組需要特別幫助,包括劏房戶、單親家庭及「獨老雙老」。針對「獨老雙老」群體,關愛隊將在本月底展開相關服務計劃,特區政府委任了400隊關愛隊上門探訪「獨老雙老」人士,但目前香港有超過200萬逾60歲的長者人口,形容僅靠政府「不足以幫忙」,而「義氣仔女」計劃是很好的嘗試,期望找到更多有心人士協助照顧長者。
仁愛堂主席鄭偉康表示,該先導計劃旨在喚起社會公眾對護老者的關注,減輕護老者的身心壓力,提升長者生活質素,期望日後將計劃進一步擴展至其他地區,鼓勵更多市民參與社區服務,讓更多長者及照顧者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