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資源更豐富 師生加深識國情
在香港學校,國安教育是大家愈來愈擅長的教學內容,學生可以接觸到的教學資源亦愈來愈豐富。有校長表示,過去一年積極將相關元素納入正規與非正規課程,透過校本教材、實地考察、各式活動和比賽等,讓學生通過身體力行,加深對國家的認識,以明白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性。
將國安概念納入課程校園活動
打鼓嶺嶺英公立學校校長、立法會議員朱國強和香港文匯報分享道,該校會於每個國安相關日子安排全校師生進行升旗禮,並積極參與教育局或其他可靠機構的國安相關徵文比賽、網上問答比賽,又會製作國民教育校本教材,各科組合辦中華文化日,及到內地實地考察,以多元模式將維護國安條例元素融入課程及校園活動。隨着學生透過課堂及活動學習的機會增多,他們對國安的概念開始深化,可以做到有問有答,參與討論。
朱國強表示,現時教育局提供的教學資源包括了動畫、網站等形式,又為教師安排了很多國安相關的專業培訓,支援相當充足,而該校亦有進一步利用內地姊妹學校的契機,圍繞其憲法及國安教育內容進行專業交流,希望為校內課程作更佳參考。
他期望教育局可參考學生支援主任的安排,讓學校的國安教育統籌主任成為有專業發展階梯的職位,從編制層面優化國安教育專業水平。
北上考察「行萬里路」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黃楚標中學校長許振隆表示,該校通過跨科協作,課後專項學習等,讓學生了解科技安全、文化安全、經濟安全、人工智能安全、數據安全等國家安全重點領域。過去一年,每名學生都有不少於兩次往內地不同省市實地交流的經驗,考察行程包括創科發展、歷史文化古蹟,及與當地青少年交流,做到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他認為透過校園氛圍、校外專題活動等,可以讓學生對《維護國家安全條例》有所理解,認知程度也會隨活動頻次提高,大家對日常生活中與國家相關的事情如冬奧會、全國兩會等,關心的程度愈見明顯。 ●香港文匯報記者 莫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