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新動能AI賦能之三】港應專注軟件開發 配合內地硬件生產 金融醫療科技勢成AI新賽道



國務院總理李強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激發數字經濟創新活力。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將數字技術與製造優勢、市場優勢更好結合起來,支持大模型廣泛應用,大力發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手機和電腦、智能機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終端以及智能製造裝備。出席完兩會的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黃英豪以及楊德斌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報告為香港的未來指明了方向。香港應該乘着國家發展的浪潮,利用好作為內地的超級聯繫人角色,專注於應用軟件的開發,依賴內地生產硬件,以提升整體科技水平,做好「人工智能 + 不同行業」的結合,助力香港在全球科技競爭中搶佔一席之地。 ●香港文匯報記者 黎梓田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浸會大學校董會主席、立法會議員黃英豪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金融科技和醫療科技將會是人工智能(AI)領域的新賽道。人工智能相關課程屬於新興學科,就算香港在這方面的人才儲備相對不足,但他認為香港擁有先天優勢,例如堅實的基礎教育系統,並且已有中學生研發出可商用的人工智能應用工具,人工智能的發展應可從教育入手。年輕人若看到社會需求,可利用香港背靠祖國的優勢專注開發軟件,硬件則可交由內地生產。
智能醫療老齡化社會迎機遇
黃英豪在訪問中表示,鑑於香港人口老齡化趨勢明顯,香港已有中學生研發出AI軟件,能通過交叉核對解決老人用藥問題,這是開闢賽道的例子。未來亦可能出現照顧長者的機器人,例如陪伴散步、提醒用藥或處理基本家務。內地一些大廠已表示數年內將推出相關產品。家居機器人需依賴人工智能技術,香港或許無法製造高端機器人,但可在應用程式開發上大展拳腳。金融科技和醫療科技也是重要領域。年輕人若看到社會需求,可專注開發軟件,硬件則可交由內地生產。
舉例來說,聖保羅男女中學有一名中四學生開發了一個網頁版人工智能(AI)軟件「 藥倍安心」,利用人工智能應用來幫助醫生和病人,通過藥物資料庫與病歷進行交叉核對。他提到,有些醫院的醫生因為工作繁忙,忽略了病人的過敏史或藥物相互作用的問題。例如,治療心臟疾病可能需要利尿,但過量利尿可能傷害腎臟。要找出這些複雜的相互作用,正是一個中四學生開發的平台就能解決的問題。黃英豪指出,該平台已獲一些醫療機構試用,實現了醫生處方、病人病歷與藥物資料庫的智能匹配。
中四生研「藥倍安心」平台獲應用
這個例子說明,即使是中學生,通過基礎人工智能課程的學習,也能開發出實用的應用場景。人工智能將成為未來五到十年,甚至更長時間內,影響人類生活的重要工具。人類希望AI成為助力人類的工具,而不是失去控制。因此,應用人工智能時,必須找到並套用於不同的場景來加以實現。
黃英豪指出,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和亞太區科技樞紐,香港應成為應用與試驗的基地,背靠內地龐大市場,逐步拓展至大灣區乃至全國。醫療和金融科技應用在內地同樣有需求,香港的「一國兩制」優勢和市場無縫連接能力,是獨特賣點。與某些受限國家及地區不同,香港的研發場景更具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