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成AI發展樽頸 「北電南調」可增供應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黎梓田)談及香港發展人工智能(AI),大灣區國際信息科技協會會長楊德斌指出,香港在此方面存在一些樽頸位。首先,香港在數據中心和算力的發展受限於土地資源和營運成本,特別是電力成本較高。與內地相比,香港的電力供應和電費是一個瓶頸。因此,他建議可以考慮透過「北電南調」增加電力供應,這不僅可用於人工智能,還可輸送予新能源汽車等高耗電領域,而香港在電網負荷的提升是未來必須面對的挑戰。

  「超級聯繫人」應加強數字經貿

  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和亞太區科技樞紐,香港應延續其作為國家「超級聯繫人」的角色,特別是在數字經濟和人工智能領域。楊德斌提出,香港需與其他國家簽訂數字經濟貿易協議,推動數據流通、數字貨幣結算、智能合約和無紙化清關等創新,並優化相關規則。如是者,香港將可在數字經濟貿易中分得一杯羹,掌握經濟增長的新機遇。

  政府在推動人工智能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已採取措施購買算力、提供補貼,並成立人工智能研發院。楊德斌認為,政府的行動與市場需求緊密結合,然而人工智能也帶來隱患,如虛假消息和生成式內容的混亂,因此需要制定靈活的立法和指引,劃定底線,防止惡意使用,確保行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