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界:只有國家繁盛 個人財富事業才獲真正保障

  香港文匯報訊 長江和記實業擬向美國貝萊德牽頭的財團轉讓其持有和運營的、分布於23個國家的43個港口,包括巴拿馬運河兩端的港口。有香港政界人士表示,企業應當謹慎處理涉及國家安全的貿易和航運問題。每一個有能力的企業和企業家,都應當為國家的發展和穩定貢獻力量,以國家利益為重。只有國家繁榮昌盛,個人的財富和事業才能得到真正的保障。

  不應為私利轉讓關鍵資產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福建社團聯會副主席王育民認為,這些港口不是普通資產,它們分布在「一帶一路」沿線多個國家,是全球貿易的關鍵節點,關係到全球貿易的穩定與發展,不僅具有巨大的商業價值,更是國家經濟安全和全球影響力的重要戰略資產。在國家面臨外部壓力時,每一個有能力的企業和企業家,都應當為國家的發展和穩定貢獻力量,而不是為了一己私利,將關鍵資產拱手讓給對中國不懷好意的勢力。

  他表示,長和將這43個港口出售給美國貝萊德財團,很難不讓人聯想到背後複雜的地緣政治因素。從更宏觀的角度來看,這筆交易可能帶來諸多負面影響。一方面,它可能削弱中國在全球港口業務的影響力,進而增加中國其他進出口企業的運營成本,影響中國的全球貿易地位;另一方面,美國控制這些港口後,可能會利用其戰略地位,對中國的貿易和海上運輸進行限制和打壓,給中國的經濟安全帶來潛在威脅。

  王育民表示,美國近年來在國際舞台上的種種行徑,毫不掩飾地對中國進行圍堵和遏制。在這樣的大背景下, 「商人無祖國」這種說法是完全站不住腳的,「我深知,商業活動雖然以盈利為目的,但絕不能忽視社會責任和國家利益。當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發生衝突時,應當以國家利益為重。只有國家繁榮昌盛,個人的財富和事業才能得到真正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