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德斌:港企應以大模型開源作行業智能化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大灣區國際信息科技協會會長楊德斌。香港文匯報記者北山彥 攝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大灣區國際信息科技協會會長楊德斌。香港文匯報記者北山彥 攝

●DeepSeek的出現,令小型企業也能通過本地化部署輕鬆使用人工智能。 資料圖片
●DeepSeek的出現,令小型企業也能通過本地化部署輕鬆使用人工智能。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黎梓田)關於香港或企業如何抓住人工智能(AI)的機遇,以及如何發掘和培訓業界人才,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大灣區國際信息科技協會會長楊德斌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這是非常重要的課題。每個企業都應積極主動,快速適應人工智能的來臨,甚至超前一步,利用它提升自身效益。隨着技術門檻的降低,例如生成式人工智能(如DeepSeek)開源技術的出現,即使是小型企業也能通過本地化部署輕鬆使用人工智能,成本不高,只需購買一台搭載RTX 4090顯示卡的電腦即可。如果需要更高性能,可以投資一台更強大的設備,例如搭載H20、H200芯片的電腦,性能會有顯著提升。

  技術門檻降低 小企業也能部署

  楊德斌表示,參加兩會後感觸頗深,國家展現了穩中求進的經濟發展信心,科技和教育被高度重視,特別是人工智能、6G、低空經濟和量子科技等等不同領域,擁有巨大發展潛力。在中央政府支持下,期望香港能夠在未來為國家提供更多新力量。香港具有「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開創新事業的優勢;而香港的企業亦應該利用現有的大模型的開源技術,結合不同行業進行智能化發展。

  人工智能可以分為不同的領域,他首先提到的是大模型:大模型通常由一些大企業開發,這些企業需要投入大量的資源,例如以億計的資金,用於開發這些模型。此外,開發成熟的大模型還需要收集全球範圍內的各種數據庫作為基礎,這是一個重要的板塊。另一個重要板塊是行業性的人工智能。最近國家在兩會中提到人工智能+的發展,「+」指的是將人工智能應用於不同行業,例如人工智能加法律、人工智能加旅遊、人工智能加醫療等。

  港可開發行業性人工智能產品

  楊德斌認為,香港未來不應專注於開發大模型,而是應該利用現有的大模型,結合不同行業進行智能化發展。在這方面,香港可以採取兩種生態策略:一種是開發行業性人工智能產品,供他人使用;另一種是迎接人工智能在各行業的應用。因此,他認為香港應該在這兩個方面努力。一方面,發展成為一個服務提供者;另一方面,促使本地行業盡快引入這些技術,以提升效率和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