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幅產業大樓用地延期截標
【大公報訊】特區政府因應市場意見而不斷調整分別位於洪水橋及元朗創新園的兩幅多層現代產業大樓用地的截標日期,現更新為7月25日,同時修改部分招標條款內容,包括讓中標者百分百擁有大樓業權,及租予政府的樓面可分期進行。
發展局發言人表示,政府推出多層現代產業大樓用地的目標是為推動產業發展,及為受政府發展項目影響的部分棕地作業者,提供樓面以能升級轉型。基於要善用市場力量去發展,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政府也會顧及市場的合理關注,在維持政策原意的前提下,今次會調整兩幅用地的招標條款以回應市場意見,再延長招標期限正是讓有興趣的投標者,有充足時間就調整的招標條款,按「雙信封制」準備標書、尋找投資合夥人,及與財務機構磋商融資安排等。
三方面修訂部分條款
今次修訂的條款主要有三,其一是政府原要求發展商須在大樓落成後,將若干樓面(洪水橋用地為20%,元朗用地為30%)無償交回政府,以優惠租金安置受發展項目影響的棕地作業者。現則改為政府以象徵式租金向發展商租用大樓若干樓面,租賃期為10年,由政府或政府委託的機構管理和轉租予受影響的棕地作業者。此舉可使發展商能擁有大樓百分百業權,又不違背政府欲助棕地作業者升級轉型的政策原意。
其二是政府要求的若干樓面,是以用地最大可建樓面計算,因考慮發展商或會分期發展大樓,及地契內只要求發展商在地契建築規約期內必須落成最少可建樓面,故政府現要求發展商在落成10年內租予政府的最少樓面,洪水橋地為約49.51萬方呎,元朗地為約31.22萬方呎,並按期數落成進度,按比例增加至原要求的限度。
其三是下調洪水橋用地租予政府樓面的樓面承重要求,由每平米30千牛頓改為25千牛頓,以與元朗用地的要求一致,減低建築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