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參與/專家進駐廣交會 助調解雙方利益最大化

  圖:去年第136屆廣交會投訴站調解現場。
  圖:去年第136屆廣交會投訴站調解現場。

  廣交會是中國商品走向世界的橋樑。深圳國際仲裁院連續35屆進駐廣交會知識產權與貿易糾紛投訴接待站(簡稱「廣交會投訴站」)。在去年結束的第136屆廣交會上,深圳國際仲裁院組織了近30名來自中國內地以及港澳的調解專家公益提供了高水平的調解服務。

  來自香港的律師、深圳國際仲裁院調解專家何仕景透露,在廣交會舉行期間,自己協助調解了一起來自中東買家的投訴,雖然雙方對和解方案有很大爭議,整個調解過程長達兩天,最終還是在符合雙方的最大利益前提下達成和解協議。「看到調解成功後,雙方達成一致,握手言和,並簽署和解協議時,內心也會感到一份成就感和驕傲。」何仕景表示。

  香港律師、深圳國際仲裁院調解專家林綿綺則對廣交會調解過程中快速解決爭議的特點印象深刻。「在廣交會境內外商人熱切互動的濃烈氛圍下,和解方案傾向於不單是終結之前的糾紛,更是創造利益最大化,在方案上每每都有更多、更大的訂單和其他合作的探討。」

  受訪香港律師表示,香港作為國際知名的法律服務中心,擁有豐富的法律資源和專業人才,而大灣區內地城市則擁有龐大的市場潛力和發展空間,雙方未來在國際仲裁、調解領域的合作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