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全球支付佔比4.33% 穩居第四

【大公報訊】記者倪巍晨上海報道: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發布人民幣月度報告和數據統計顯示,2月人民幣在全球支付貨幣排名中名列第四大最活躍貨幣的位置,佔比達到4.33%。1月人民幣在全球支付貨幣佔比為3.79%。以歐元區以外的國際支付作為統計口徑,2月人民幣位列第五,佔比3.04%。
去年11月以來,人民幣已連續四個月維持全球支付第四大最活躍貨幣的位置。2月人民幣全球支付貨幣佔比升至去年8月以來的高位,由1月的3.79%升至4.33%。2月美元在全球支付貨幣佔比由1月的50.2%降至48.95%。2月歐元、英鎊及日圓的全球支付貨幣佔比分別為22.3%、6.89%及3.68%。
LPR貸息連續五個月不變
另外,3月一年和五年期以上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分別持平於上期的3.1%、3.6%,均連續五個月保持不變。分析稱,7天期逆回購利率持穩,LPR報價維持原狀符合預期。綜合「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基調,以及「適時降準降息、保持流動性充裕」等要求,年內降準、降息均可期,但短期降準窗口或漸開啟,降準力度或更果斷。
「今年前兩個月,人行總量政策操作規模相對不大,流動性投放量稍遜預期。」廣開首席產業研究院首席金融研究員王運金表示,人行在確保流動性充裕的同時,會進一步降低融資成本,營建寬鬆的金融環境。
華金證券首席宏觀及金融地產分析師秦泰指出,從貨幣政策定調看,人行會繼續在數量型工具選擇方面做出調整,即從效率、成本、縮減常規逆回購規模以避免中美負利差再度走闊等因素綜合考慮,「降準無疑是現階段的最佳選擇」。
王運金提到,新一輪穩增長措施有望在本月下旬或二季度持續落地,企業和居民的融資需求有望加快修復,預計人行將靈活有序使用降準、公開市場操作、國債交易等總量工具,「本月下旬或二季度,降準、降息概率會比較大」。秦泰預計,今年全年人行或降準100至150個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