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21新措促進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大公報訊】記者劉凝哲北京報道: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於提升中藥質量促進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下稱意見),從8個方面提出21項重點內容。其中,在促進中醫藥高水平開放方面,意見提出,要加強粵港澳大灣區中醫藥研發、檢測、交易等產業平台建設,加大對香港特區政府中藥檢測中心的技術支持。完善中醫藥國際合作機制,發展中醫藥服務貿易,推動中醫藥開放創新發展。
意見指出,要以提升中藥質量為基礎,以科技創新為支撐,以體制機制改革為保障,形成傳承創新並重、布局結構合理、裝備製造先進、質量安全可靠、競爭能力強的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格局,更好增進人民健康福祉和服務中國式現代化。
推進中藥工業數字化智能化發展
在加強中藥資源保護利用方面,意見指出,要加大中藥資源保護力度,研究修訂《野生藥材資源保護管理條例》,規範珍稀中藥資源開發利用,突破一批珍稀中藥資源的繁育、仿生、替代技術。在提升中藥材產業發展水平方面,要發展中藥材現代種業,加強中藥材種質資源保護和利用,加強中藥材流通和儲備體系建設,加強中藥材市場管理,完善中藥材價格監管機制。
在中藥產業轉型升級方面,意見強調,要提升中藥製造品質,推進中藥工業數字化智能化發展。開發中醫藥臨床療效評價大模型,促進人用經驗向臨床證據轉化。加強中藥配備使用,優化中藥集中採購、招標採購政策,實現優質優價。
香港中藥檢測中心 預計今年落成
對於推進中藥科技創新,意見要求,加強中醫類國家醫學中心和中藥領域全國重點實驗室、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建設,加強對醫療機構中藥製劑、名醫驗方等的挖掘和轉化。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特區政府正在籌劃一所中藥檢測中心,專責中藥檢測科研,利用先進科技提供科學數據去支持中藥安全和質量,並且開發檢測方法,制定國際認可的參考標準,預計於今年落成,並分階段投入服務。
對此,意見專門提出,加大對香港特區政府中藥檢測中心的技術支持,高質量推進中醫藥「走出去」,推動中藥產品國際註冊和市場開拓;深化與國際組織合作,積極參與國際草藥典、中藥監管國際規則制修訂,推動中藥國際標準化體系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