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地基礎盈利增1%至97.74億

●恒基持有40.77%應佔權益之國際金融中心貢獻的自佔租金總收入下跌5%至16.27億元。 資料圖片
●恒基持有40.77%應佔權益之國際金融中心貢獻的自佔租金總收入下跌5%至16.27億元。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曾業俊)恒基地產(0012)昨日公布截至去年12月底之全年業績,基礎盈利按年增1%至97.74億元,若計及投資物業經重估後錄得應佔公允價值虧損,恒地列賬盈利減少32%至62.96億元。每股盈利1.3元,派末期息1.3元,按年持平;連同中期股息,全年累派1.8元,按年持平。期內,集團建成投資物業及發展中投資物業經重估後錄得應佔公允價值虧損20.22億元,而已出售投資物業則有累計公允價值變動14.56億元之調整。集團淨負債比率僅約20%,較去年同期進一步下降1.5個百分點。

  今年6400伙新盤可供銷售

  集團去年的本港物業發展應佔營業額較去年減少16%至約123.23億元。計及政府收回位於粉嶺北及古洞北新發展區及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等若干土地所帶來約33.2億元之收益,集團於物業發展之應佔稅前公布盈利約為46.47億元。截至去年12月底,集團於本港自佔之合約銷售總額約112.85億元,未入賬之自佔本港物業合約銷售總額約為81.65億元,當中約78.34億元預計可隨物業落成並交付買家而於今年入賬。

  今年物業銷售方而,繼長沙灣Belgravia Place第2期及馬頭角南首開售後,集團計劃於今年在本港再推售11個發展項目,大部分位於市區。連同尚餘存貨,預計在本港有約6,400伙自佔住宅單位或約300萬方呎自佔住宅樓面面積在今年可供銷售。另外,在本港有可售辦公及工業樓面面積約18萬方呎。

  租務方面,集團在本港之應佔租金總收入較去年度上升2%至68.42億元,而應佔稅前租金淨收入則持平為49.16億元。至於土地儲備,以自佔樓面面積計算,集團於去年12月31日在本港擁有土地儲備約2,320萬方呎。

  對於集團創辦人及執行董事李兆基離世,集團強調事件不會對集團營運造成任何影響,恒地將秉承創辦人李兆基定下的方針繼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