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三地職訓 統一培訓標準

  除了高端人才外,專業及熟練技工人才以至基層勞工,同樣是大灣區人才培訓和流動的重要一環。顏汶羽在訪問中提出,建議中央支持粵港澳三地整合優質教育資源和職業培訓機構,攜手開展跨區域、跨行業職業技能培訓,並針對整個大灣區的產業需求,制定統一培訓標準的相關課程,並推行大灣區「一試多證」制度,讓人才可以在一次職業技能考試取得內地、香港和澳門的職業資格證書,降低人才流動成本。

  談到特區政府於2023年9月推行「補充勞工優化計劃」(優化計劃),包括暫停執行26個職位類別及非技術或低技術職位一般不得輸入勞工的規定,為期兩年。顏汶羽表示,建議在內地與香港探討在深圳及珠海設立跨境務工人員法律適應性培訓基地,聯合香港法律服務機構、勞工權益組織及專業培訓機構,為擬赴港工作的內地勞工提供系統性培訓,包括讓大家了解自身權益,學懂基本粵語應用,提升內地勞工的跨境就業能力。

  根據內地相關規定,經優化計劃聘用內地勞工來港工作的僱主,必須由根據國家《對外勞務合作管理條例》獲核准可經營安排勞工赴港工作業務的勞務合作企業作出安排,現時獲核准的勞務企業共有14間。顏汶羽建議中央研究增加獲核准勞務企業的數量,引入更大競爭,更好為赴港勞工提供職前培訓,確保有意赴港勞工無須先經過俗稱「艇仔」的內地中介,就能透過勞務企業赴港,避免無良「艇仔」收天價中介費壓榨勞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