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護國際貿易秩序 共建開放型世界經濟
文平理
昨日上午,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在北京會見香港歐洲商會訪京團一行。當前美國逆全球化加速抬頭,破壞各國產業互利合作,嚴重威脅世界經濟平穩發展。在此背景下,夏寶龍會見香港歐洲商會訪京團傳遞了強烈信息,中央堅定維護「一國兩制」和港澳在國家對外開放的獨特優勢,堅決維護公平公正的國際經貿秩序,共建開放型世界經濟的堅定立場決不動搖。香港始終是投資者幹事創業的天堂、成就夢想的地方,包括歐洲在內的世界各地企業在香港和內地實現更好的發展,也更突顯美國搞經濟脅迫、霸凌不得人心,失道寡助,在世界上更孤立。
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雖然美國的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愈演愈烈,但經濟全球化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科技進步的必然結果,也是人類社會前進的必由之路、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中國堅定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完善高水平對外開放體制機制」,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了系統部署。中國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主動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打造透明、穩定、可預期的制度環境,為海內外資金、企業提供更多元化的投資機會和市場空間。
經濟全球化不可逆轉
無論外部環境如何變化,中央始終堅持對外開放不動搖,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香港一直是我國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在改革開放40多年歷程中地位獨特、貢獻重大、作用不可替代。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明確提出,「健全香港、澳門在國家對外開放中更好發揮作用機制」;國務院總理李強在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支持香港、澳門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深化國際交往合作,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這充分顯示中央高度重視、大力支持香港發揮好「超級聯繫人」「超級增值人」的獨特作用,加強與國際全方位合作,貢獻國家更高水平對外開放。
昨日會面中,夏寶龍表示,中國政府始終堅持全面準確、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全力支持香港長期保持獨特地位和優勢,鞏固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維護自由開放規範的營商環境,加強和拓展同世界各國各地區的交流合作,為包括歐洲在內的世界各地企業在香港發展創造更好條件。希望香港歐洲商會繼續發揮優勢,為促進歐洲企業在香港發展,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多作貢獻。
香港獨特優勢地位更鞏固
「一國兩制」是香港保持長期繁榮穩定的最佳制度安排。在「一國兩制」下,香港不僅能夠分享內地的廣闊市場和發展機遇,而且作為國家對外開放「先行先試」的試驗場,佔得發展先機。香港擁有法治化、市場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在國家持續對外開放的過程中,香港作為橋樑和紐帶,為國家吸引了大量的外來投資和國際合作,促進了國內外市場的融合發展。今天中國內地推動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腳步不會停滯,香港發揮獨特地位和優勢的舞台愈發廣闊,世界各國的企業家們必將擁有更多的投資機會、更為廣闊的市場空間。事實再次證明,中央堅定落實高水平對外開放舉措,為中國同世界各國深化互利合作、實現共同發展提供更多的新機遇。
歐洲商界高度珍視香港獨特地位和優勢,看好香港未來發展前景,願積極推動各自國家與香港商業、經貿、金融、航運、人文等領域交流合作,為香港繁榮發展作出自身貢獻。香港歐洲商會主席阿馬特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香港是通往中國內地的門戶,對歐洲投資者具有吸引力,我們看好香港保持亞洲樞紐的優勢。」
貿易戰效果適得其反
經濟全球化勢不可擋,世界各國應在互利共贏的基礎上開展經貿合作,為各國企業正常經貿合作創造穩定環境,符合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但是,美國總統特朗普重返白宮後,不吸取上一個任期打貿易戰、關稅戰的教訓,反而變本加厲,揮舞關稅「大棒」要脅包括中國、歐洲在內的所有貿易夥伴,企圖一家「通吃」「獨贏」。貿易戰沒有贏家,保護主義沒有出路。美國歐盟商會警告指,美歐貿易關係受到關稅衝擊,危及每年價值超過9.5萬億美元的跨大西洋貿易。
特朗普對外打關稅戰更兇悍,引起市場不安,近期重創美股表現,不少重量級經濟學者、國際評級機構均擔心美國經濟會衰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前首席經濟學家歐布思費爾警告,相關舉措可能會適得其反,反而損害美國經濟,甚至可能以悲劇收場。更重要的是,「貿易戰和政治不確定性無助於增長,甚至可能會出現全球性的下行。」
當前中國經濟在全球範圍一枝獨秀,中央堅定支持香港經濟發展、堅定支持香港保護投資者利益。中國堅持更高水平對外開放、與全世界平等互利合作,努力增強世界經濟發展的確定性,應對外部的不確定性。究竟是誰對世界經濟平穩發展更有貢獻、更贏得世界的支持和合作,高下立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