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聲】鼓勵年輕電影人多參加影展

  關錦鵬是世界一些主要電影節的常客,他對如今電影製作環境下電影人的成長,有自己的獨特觀察。他注意到近幾年內地還有台灣年輕一代導演拍的作品,相比前輩電影人,不管是短片還是長片,在題材、創意和呈現形式方面都在發生變化。他特別鼓勵年輕電影人多參加影展。「我經歷過香港電影的新浪潮時代。1980年代初許鞍華、譚家明的頭兩部電影,就是因為跑影展的關係,被外國發行商注意到,願意發行他們的作品,從而吸引到外面的資金。新浪潮就是這麼起來的。」

  對未來的電影市場,他樂觀以待,支持香港出台更多電影扶持政策,讓年輕導演可以通過申請電影基金的方式拍到作品。「能拿到幾百萬拍電影已經很不錯了,電影人要盡量爭取到更多資源,不能光靠等待。」他提醒年輕電影人,市場已發生變化,在創作時固然要從初心出發,但在尋求自我表達時,也要考慮市場和外部資源,在題材上做更多選擇,「第一部可以低成本一點,規模小一些,以後還是要尋找更多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