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灣區醫療一體化 助力健康中國2030戰略

●眼健康是「健康中國」戰略重要一環。資料圖片
●眼健康是「健康中國」戰略重要一環。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 ( 記者 廣濟 )全國兩會期間,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化港澳國際交往合作」和「推動健康優先戰略」,為香港醫療發展指明方向。特區政府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表示,香港在「一國兩制」下憑藉醫療標準、創新能力及國際接軌的顯著優勢,正全力推動生物醫藥創新、中醫藥國際化,以及數字醫療聯通三大方向發展。他強調:「香港作為國家創新藥物和醫療技術『走出去』的重要窗口,將以國際標準引領區域醫療合作,推動大灣區醫療一體化,助力健康中國2030戰略的實現。」

  香港與深圳在河套地區共同推動「一區兩園」的協同發展模式,結合香港的國際標準與深圳的大規模產能優勢,為生物醫藥產業提供強大推動力。盧寵茂說:「在河套地區的香港臨床試驗所,以及深圳臨床試驗中心去年同日啟用,這種『一所一中心』的布局,為大灣區生物醫藥創新發展樹立重要的標杆。」

  此外,香港正在推進藥械審批制度改革,從第二層審批向更加積極主動的第一層審批轉變,盧寵茂表示:「這一改革不僅能加快最新、最先進的藥物和醫療器械進入市場,還能吸引更多內地及跨國企業選擇香港進行臨床試驗和藥物註冊。」香港不僅助力內地創新藥物的國際化,也為內地提供高質量的臨床試驗和研發支持。

  兩地攜手共推中醫藥國際化

  在中醫藥方面,香港規管制度、醫療質量以及科研與培訓方面具備顯著優勢,受到國際認可。「我們有責任與內地攜手合作,共同推動中醫藥的國際化,讓香港成為中醫藥走向世界的橋頭堡。」盧寵茂表示,中醫藥檢測中心是深化與內地合作的重要基礎,將於今年底從香港科學園的臨時辦公室遷入位於將軍澳的永久大樓,推動香港成為中藥產業的國際樞紐。

  政府的「醫健通+」五年計劃提出新增功能,允許市民將香港的電子病歷上傳至個人醫健通戶口,同時支持將內地求診時取得的電子病歷同步上傳。盧寵茂解釋:「因『一國兩制』和法規差異,目前兩地尚未能實現全面數據互通,未來通過更便捷的授權機制,讓兩地醫療機構在患者同意的情況下,直接調取病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