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發網約車平台牌照 議員:須審查司機背景

●李浩然建議特區政府參考內地的多元性模式引入網約車服務。  受訪者供圖
●李浩然建議特區政府參考內地的多元性模式引入網約車服務。  受訪者供圖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黃子晉)特區政府目標在今年內訂定網約車平台規管框架。李浩然立法會議員辦公室與基本法基金會研究團隊昨日公布《關於引入網約車服務的研究報告》,建議特區政府發放網約車平台牌照,由平台確保網約車服務水平,而司機需通過考核及背景審查,網約車輛亦必須持有效的商業營運保險,以保障乘客的安全,並建議參考的士租金對網約車平台的合作司機發出有限度營業執照,並收取許可費用,保護現有營運的士的合理利益等。

  報告指,公眾對取酬載客服務所關心的問題可歸納為五方面:一是的士供應不足,尤其是在繁忙時段問題更加明顯;二是的士發牌制度導致監管困難,的士司機服務態度令人長期詬病;三是營運的士種類選擇有限,舒適度和載客人數上不能滿足市場的多樣性需求;四是部分私家車司機有意從事網約車服務改善財政狀況;五是網約車是世界潮流趨勢,香港不應落後其它地區。

  報告建議網約車裝行車記錄儀

  報告認為,解決問題的唯一方案,是向市場增發取酬載客車輛營運的執照,建議特區政府參考內地的多元性模式引入網約車服務,發放網約車平台牌照,讓平台在統籌分配旗下合作網約車司機的工作外,要確保網約車服務水平,以及司機和車輛符合法定要求,亦要有營造公平和可持續競爭環境的行政措施,以便於政府管理,減省行政成本等。

  報告又建議,網約車平台司機通過類似的士牌照考試的考核及背景審查,避免干犯嚴重罪行人士進入行業;網約車輛除了必須持有效的商業營運保險,也必須安裝行車記錄儀、全球定位系統和攝像頭等,更保障乘客安全並監督司機服務。

  立法會議員李浩然促請特區政府釐清規管網約車服務的九大關注點:一是的士與網約車的數量比例;二是傳統的士和新引入網約車營運規範的一致性;三是的士在現行公共交通服務中的定位與角色;四是會否取消現時的士經營範圍限制;五是牌照考核的路試在現今導航系統高度發達的時代已不合時宜;六是網約車平台的監管責任;七是網約車平台的數據安全與私穩保護;八是打擊非法白牌車的力度;九是注意政策步伐對現有的士牌照價值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