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為名政治為實 被多國剔除慈善機構名義

  香港文匯報訊 綠色和平是全球最知名的環保組織,部分國家分支頻繁以激進甚至涉及暴力手段,試圖宣揚自身理念,在多地參與襲擊核電站、毀壞農田、闖入地標建築等高危行動。綠色和平長年透過參與政治活動獲得資金,許多國家因此不再將其認定為非牟利組織。多國科學家也警告綠色和平日漸趨政治,拋棄了科學客觀性。

  綠色和平起源於加拿大,不過早在1998年,加拿大稅務機構便撤銷其慈善機構地位,此後總部轉移到荷蘭。德國與澳洲等國家近年陸續認定綠色和平參與非慈善性質政治活動,不得享有稅收豁免。新西蘭慈善機構登記局還指出,綠色和平參與包括非法入侵在內的違法活動,不符合慈善機構標準。

  俄羅斯於2023年將綠色和平列為不受歡迎組織,警告該組織以環保為名,策動大規模示威,目的是破壞俄羅斯社會穩定,威脅俄羅斯憲法秩序和安全基礎。俄政府警告,綠色和平在全球多地的環保活動,都伴隨宣傳特定政治立場,企圖干涉他國內政、破壞國家經濟基礎。

  強行爬上殼牌儲油裝置威脅安全

  綠色和平曾多次捲入與化石能源企業的糾紛。2023年,一批綠色和平示威者未經許可,擅自跟隨殼牌石油公司一艘儲油船,當船隻在大西洋行駛時,示威者乘坐快艇緊隨其後,利用繩索爬上儲油裝置威脅安全。殼牌據此向綠色和平提出巨額索賠,雙方去年達成和解。

  合共158名諾貝爾獎得主於2021年發表聯署信,敦促綠色和平組織停止反對基因改造作物。聯署信指出,綠色和平拒絕承認權威科學機構和監管機構的調查結果,還透過散播謠言、毀壞農田、盜竊參與實驗的農作物等方式,試圖破壞正常的學術研究,呼籲組織停止這種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