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香港文化軟實力品牌
蔡思行 學研社成員 歷史研究者
一個企業,一個機構,對外要有正面及令人記得起來的品牌,才會成功。因此,香港要成功,Brand Building才是根本!
怎樣建立香港獨特的文化品牌?先說三個近來發生的小故事。
第一個故事,在上個月中,我國外交部長王毅在出席慕尼黑安全會議時發表演講,引用了金庸小說《倚天屠龍記》中關於武功秘笈《九陽神功》的口訣「他強任他強,清風撫山崗;他橫任他橫,明月照大江。」去說明我國的外交態度。
第二個故事,三月初,新加坡人力部長陳詩龍在國會辯論中用粵語講了2004年港產片《江湖》中劉德華的台詞︰「講,你又唔聽;聽,你又唔明;明,你又唔做;做,你又做錯;錯,你又唔認;認,你又唔改;改,你又唔服;咁你要點呀?」引起哄堂大笑。
第三個故事,今個月中,在廣州琶洲廣交會展館舉行「百萬英才匯南粵」春季大型綜合招聘會。該招聘會的宣傳影片以「一起奔赴海闊天空之城——廣州」為題,以改革開放初期南下廣州追夢的畫面,配以被網友稱為廣東省省歌、香港樂隊Beyond主唱的《海闊天空》,聽來令人感動。
香港的武俠小說、電影和流行曲,都在八十年代改革開放時期,橫掃神州各地。對於外國人來說,李小龍、九龍城寨和昔日香港黑社會這一「江湖」形象,是他們不能磨滅的深刻形象。這些,都是不需要太多額外成本便能利用的寶貴文化資源。
對於研究香港旅遊業史的朋友來說,符號消費見怪不怪。昔日西方遊客來港,去虎豹別墅,是為了尋找東方獵奇的感覺;到灣仔的酒吧區,是為了尋覓他們在電影中看過的「蘇絲黃」。這些,都不是當時香港華人社會真實的一面,但卻成為香港吸引外國遊客之處。
美國流行文化能弄一個迪士尼樂園,一個環球影城,為什麼香港不能弄一個集金庸、香港電影和流行曲文化於一身的樂園?看着Airside面積細小的《九龍城寨之圍城》電影場景展覽人頭湧湧,實在有太多可以進一步發展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