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樸房規管料設36月寬限期 簽新租約須認證
【大公報訊】記者曾敏捷、賴振雄報道:簡樸房相關規管制度公眾諮詢上月結束,消息指,政府初步敲定立法框架及細節,建議設12個月登記期、36個月寬限期,惟寬限期最後六個月,單位未獲認證便不能簽新租約;而為鼓勵業主及早登記,政府擬設「早鳥優惠」,早登記業主可豁免以千元計的認證收費。
消息人士透露,政府初步建議簡樸房登記期為12個月,寬限期為36個月,但在寬限期的在最後六個月,即第30個月開始,業主不能再簽訂新租約,直至業主改裝劏房,並被認證為合資格的簡樸房為止。
「早鳥優惠」鼓勵盡早登記
認證方面,消息人士透露,業主在登記後需要先向專業人士尋求認證,以「點心紙」的形式勾選已認證欄目,之後再遞交認證結果至房屋局,房屋局收取一筆認證費,介乎1000至3000元,當局或會訂立鼓勵措施,早登記業主有機會可費用全免。
至於早前有意見要求放寬劏房的窗戶,可以面向四面圍封天井的限制。據了解,政府將會有條件接納,規定天井不能封頂,但最底層需有出入口,方便進入打掃及定期清潔。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昨日出席活動時回應,當局將於本月31日向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報告有關規管方案,今年中提交立法草案。他強調,推出簡樸房相關規管制度,目的是希望幫助基層市民有更好的居住環境,不會令他們無家可歸,對有需要的劏房戶,一定會提供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