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氣核心盈利升5% 暫未有加價需要

  圖:左起:香港中華煤氣執行董事暨首席財務總裁楊磊明、常務董事黃維義,執行董事暨首席投資總裁陳英龍。
  圖:左起:香港中華煤氣執行董事暨首席財務總裁楊磊明、常務董事黃維義,執行董事暨首席投資總裁陳英龍。

  【大公報訊】中華煤氣(00003)公布去年業績,股東應佔溢利同比跌5.9%至57.12億元,主因旗下港華智慧能源(01083)退出上海燃氣後收取的一筆過非現金收益,並在2023年度入賬,但2024年沒有這類一筆過收益,故盈利減少,然而核心利潤卻升5.1%至59.55億元,每股盈利30.6仙,派末期息每股23仙。以往公司每兩年調整一次本港煤氣費,常務董事黃維義表示,過去是低息環境,現在卻為高息環境,且地緣政治環境複雜,若成本突然飆升,則有加價壓力,惟目前尚未到煤氣費加價的時間,將繼續與特區政府溝通。

  怡斯萊未擬分拆上市

  被問到會否再派紅股,黃維義指出,並未否決派紅股,只要未來業務穩健增長,仍有機會派紅股,但指有不同方法回饋股東,例如增加派息,而派發紅股,小股東可能收取碎股。另外,由集團孵化並作為戰略股東的本地可再生燃料「獨角獸」怡斯萊(EcoCeres, Inc.),去年可持續航空燃料(SAF)產量達約18萬噸,佔全球SAF市場份額約20%。被問及會否分拆怡斯萊上市,管理層指出,該公司符合各地上市條件,但現時未有落實的上市方案,將留意市場變化,觀察哪個地方最有利公司發展。

  期內,香港燃氣業務方面,雖然去年是有紀錄以來全球最熱的一年,市民北上消費熱潮持續,均影響住宅用氣,不過工商業用氣受惠於航空及酒店業復甦而維持增長,整體售氣量增長0.1%。內地城市燃氣業務,受惠於國家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及城鎮化率上升,整體燃氣銷售量年內錄得可觀增幅,升5%至364億立方米。

  積極參與氫能在港發展

  至於綠色能源業務,在建的馬來西亞SAF廠房將於今年第三季度投產,新增產能達每年30萬噸。與佛燃能源集團合作的綠色甲醇新廠將在今年中動工,預計2028年首期產能達20萬噸。在氫能方面,特區政府已公布未來氫能在運輸、充電樁及建築工地等應用發展藍圖,集團將積極參與推進相關業務的發展。

  在延伸業務方面,集團將旗下內地品牌名氣家及香港的零售業務整合,並借助4400萬戶的龐大客戶群推展智慧廚房、保險及安全家居三項業務,形成增長引擎,目標是在2030年相關業務營業額達80億元。在可再生能源方面,集團在內地24個省級城市經營逾1000個可再生能源項目,分布式光伏業務併網規模達到2.3吉瓦,發電量達18.3億度,成為集團利潤增長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