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強心針/投資回暖 樓市「吃下定心丸」\廖偉強
近期中央政府大力支持民營企業的發展,國家主席習近平上月出席民企的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參與這次座談會的企業家陣容中,不乏人工智能、機器人、新能源及現代農業等領域的領頭羊,顯示中央對這些高新科技產業的重視程度。
中國擁有14億人口,大大小小的民營企業數量繁多,這次會議預示着內地營商環境將迎來新面貌,期望可以加快發展。
面對政策的利好,香港資本市場已率先反映,港股最近的走勢持續強勁,更突破24000點關口,升上逾3年高位,反映出投資者的信心回暖。
印花稅門檻降 受惠物業增
股票市場的洋洋得意,往往能帶動各行各業的復甦,尤其是零售消費市場。股民獲利之後,消費意欲自然會有所增加,餐飲業已經開始受惠,部分餐廳的客流量明顯上升;而服裝和奢侈品行業的生意額,相信在短期之內也會有所改善。
值得注意的是,內地早前已經預備10萬億元人民幣資金大規模提振市場,雖然措施仍未全面發力,利好消息也牽動資金的走向。許多香港人會問,下一步資金會流向房地產市場嗎?筆者相信,隨着股市和消費市場的向好,樓市也將受到複式效應的影響,而先知先覺的聰明錢,也會陸續在市場內趁低吸納。
另外,早前公布的財政預算案將徵收100元印花稅的物業價值上限由300萬元提高至400萬元,這一措施雖然不是今次預算案的重點,但其實上,該措施的覆蓋面廣泛,畢竟隨着近年樓市下滑,能進入「100元印花稅」範圍的物業類別增加了很多。根據近期市場成交的價位推算,約有15%的置業者將因此受惠。
由於入市時要付出的現金大減,這將吸引更多首次置業者、轉租為買的客人,以及長線投資者入市,進一步推動細價樓的成交量上升;同時也有機會啟動市場的換樓鏈,進一步帶動樓市的熱度。
看來不只是內地民企,香港樓市也應該可以「吃下定心丸」,迎接樓市「冬去春來」的大旺勢。
(作者為利嘉閣地產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