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發展區研推網約小巴服務

  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明天(21日)將召開會議討論公共小巴的經營環境,有小巴承辦商引用消息指,政府擬在新發展區引入「按需求提供交通服務模式」,即乘客透過手機App網約預訂小巴服務,業界冀政府提早講解安排。

  據運輸及物流局文件顯示,去年專線及紅色小巴平均每日客量有147.1萬人次,但隨着市民出行需要及習慣改變,仍較2017年時的181.5萬跌約19%。專線小巴營辦商謝卓余及另一營辦商兼綠色專線小巴總商會執委陳志輝日前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業界除面對人手不足、油價和保險等成本上升問題外,更受鐵路發展影響。

  營辦商冀北都區留空間開新線

  謝卓余直言,集體運輸系統方便居民出入,是大勢所趨難以避免,惟期望政府為小巴業界謀求出路,巿區已飽和,新發展區尤其是逾3,000公頃的北部都會區發展項目,將提供大量空間開設新線,「小巴角色係短途接駁,流轉快可將乘客帶往鐵路系統,至於北都區可容納幾多新線,需視乎詳細規劃。」

  他透露,政府計劃在新發展區引入「按需求提供交通服務模式」,小巴日後或可接受預訂,「例如我(乘客)知道聽日會坐車去邊度,就可撳App留位,到時無須排隊就可以上車。」專線小巴現為每個班次設定開車相隔時間,而此模式下若有多人訂座,就可靈活增加班次,但他直言這是新概念,如何運作有待運輸署的規劃。

  立法會議員陳恒鑌向本報表示,明白小巴業界面對艱難情況,相信北都區及東涌的擴展工程能給業界帶來更多機會,期望政府積極探討如何令業界運作。

  運輸及物流局文件指,2019至24年間共推出21條全新專線小巴路線供申請營運,涉及76輛新增專線小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