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高等教育「國際化」取得成果

  劉韋瑋 資深傳媒人

  國際高等教育資訊機構QS公布世界大學學科排名,本港各大院校不少學科表現優秀,其中香港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共6個學科躋身全球頭10名,而港大牙醫學更排名第二,展現香港高等教育的強勁實力。

  中央明確支持香港發揮自身優勢,推進建設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和國際專上教育樞紐。高等教育「國際化」的成績表亮麗,教育局數字顯示,2023/24學年共有逾2.3萬名非本地生就讀本港八大教資會資助課程,其中內地生佔近八成,兩者均創下至少七年以來新高。本港自2023年《施政報告》提出於2024/25學年起放寬非本地生限額後,不少院校錄取非本地生的數目急升,並填滿四成的限額。不過,有個別大學則反映來自歐美的學生數量申請減少了。至於來自內地的學生,已經佔了非本地生的一半學額。

  人才是推動發展的基石。香港應當做好「超級聯繫人」等重要角色,充分發揮「內聯外通」優勢。除了吸納內地人才,更應面向國際,積極拓展東盟和「一帶一路」國家,吸引更多學生和高才來港升學,加大力度在全球推廣「留學香港」品牌,真正打造香港成為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建設國際專上教育樞紐,為國家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大力量。事實上,香港雖為彈丸之地,卻雲集多所頂尖高等院校,海內外莘莘學子趨之若鶩。

  根據泰晤士高等教育(THE)於2024年發表的全球最國際化大學排名,本港共4所大學位列首10位,而香港城市大學更榮膺全球最國際化大學。另外,2025年QS世界大學排名17的港大,在「國際學生比例」達99.3分,近乎滿分。香港在推動高等教育「國際化」已取得一定成果,成為了人才集聚高地及國際教育樞紐 。大學應把握機會,加強向國際宣傳,展現本港優質高等教育的實力,鞏固及提升香港在國際上的學術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