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與內地商「一車多關」 汽車會倡口岸增通車能力 指新皇崗口岸落成是契機


持有粵港兩地牌的私家車車主,一直希望兩地政府能實施「一車多關」,容許可以自由選擇不同口岸出入。特區政府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日在行政會議前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提問時表示,「一車多關」當然更方便,但特區政府要確保每個關口的交通運作暢順。針對不同關口的交通管理,須兩地政府協商,特區政府會盡可能給予有需要的車輛提供靈活性,與內地有關部門共同檢視情況和探討問題。有用家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支持「一車多關」,認同特首指首先要確保不會令最便捷的關口出現大堵塞,而超級關口新皇崗口岸建成通關,將會是契機。 ●香港文匯報記者 王僖
需通盤考慮 防關口大塞車
「私家車可以利用不同關口過關,從司機、駕駛者的角度,當然是方便,但我們要整體確保每個關口的交通運作暢順,一定要通盤考慮。我們必須要考慮的是,如果沒有任何管制,某些較為方便的關口,很容易有嚴重的塞車情況,而這些塞車現象亦會倒灌到市區。」李家超表示,關口涉及兩地交通,兩地的管理部門在這方面要完全配合,確保一個地方的交通如出現阻塞,另外一個地方的有關部門隨時作出應對。針對不同關口的交通管理,必須兩地政府協商、同意,才可以執行。
「我們都明白,盡可能給予有需要的汽車靈活性,利用更多關口過關。所以在2023年開始,已經有一些出租車或直通巴士,容許使用不同關口的安排。」他表示,特區政府會研究目前的做法,多聆聽持份者的意見,讓關口的交通管理更暢順,更符合市民的期望。
現時持有兩地跨境車牌的私家車一般會被限制使用指定編配的口岸出入境,限制了出行的靈活度。經常駕車往返兩地的中國香港汽車會永遠榮譽會長李耀培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兩地車通關頻繁時間是晚上10時到11時,再之後只有皇崗口岸24小時通關,幾乎每晚皇崗過關的私家車都大排長龍。」
使用新科技 大增通關速度
李耀培表示,若能落實「一車多關」,車主們和在內地有生意的公司肯定很歡迎,事實上兩地牌私家車大部分是公司車,若能話走就走,不用繞路到指定口岸過關,大大便利人流往來、生意往來。問題是通關能力要跟得上,否則一些便利的關口如皇崗口岸,很有可能會更加大塞車。
「如果由駕駛者自由選擇關口,那肯定會選擇最方便、路程最短的關口,猶如以前所有人都會優先選擇紅隧,盡量減少使用路遠、路費貴的另兩條隧道,令紅隧長期大堵塞。」他說。
李耀培建議,若推行「一車多關」,首先可增加24小時通關的口岸,增加通關能力。「隨着超級口岸新皇崗口岸投入使用後,或是落實『一車多關』的合適時機,因為皇崗口岸建成後,通關能力大幅提升,大大簡化通車手續,如果同時使用新科技將大幅提升通關速度。若新技術能在各關口推行,消除堵車風險,那麼『一車多關』新措施就有望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