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夢難忘】恐怖電影大師余允抗
沈西城
一遇到新電影上映,余允抗就會忘個不了,現場的一切,他一把抓。還喜歡聯絡新聞界朋友,一杯咖啡,坐下聊聊,當然不忘宣傳自家的電影,誠懇地要求影評家提意見。一般導演都愛聽好話,即使善意的批評,也不大接受。余允抗大不同,他要聽影評家的心裏話,批評也好,褒獎也好,痛貶也好,照單全收。
首部電影《山狗》公映後,有影評家不留情面地痛斥拍得太血腥殘忍,要是第二個導演,有新作時,大多不會對那位影評家發出邀請,嘿嘿,好個余允抗,反其道而行,奉為上賓。
自古以來,導演跟影評家大都不能同舟共濟,影評家老愛時不時批評導演,導演也往往嚴厲地還擊。過去就有張徹跟女作家孫寶玲就武俠暴力的激烈爭論語,余允抗是少數能跟影評家和平相處的導演。他說︰「每個人都有他的觀點,我拍暴力恐怖片,除了是想固立一定重點外,還想說明世界上無處不是講暴力,暴力為什麼存在?」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他跟朋友成立了世紀電影公司出任董事長,辦公室我去過,很有氣派,進門燈火輝煌,排山倒海的力量迎面襲來,險些氣也唞不轉。余允抗說︰「要拍好電影,什麼都要配合,劇本不能馬虎,製作更要認真。」惜乎事與願違,票房並不太好。道理何在?影評家以為是藝術氣味太濃,跟觀眾脫了節。
經一事,長一智。電影不能單求藝術,一定要迎合觀眾。於是在藝術性和商業性之間,余允抗選擇了後者,他是徹頭徹尾的工作狂,工作起來,可以連飯都不吃,起勁地做,一天48小時都不夠用,余綺霞做他的女朋友,實在不易為,雙余之戀,經過長跑,無疾而終。為什麼會這樣?簡單得很,就是允抗兄過於熱衷工作,冷落了女友,可以跟朋友討論劇本,而忽視了跟余綺霞的約會,有哪個女人可以容忍這樣冷漠的對待呢?
1990年,余允抗退出電影圈,轉戰金融界,成就非凡。問他為什麼要捨棄電影?允抗風趣幽默地回答︰「電影工作太緊張,易有神經病,我可不想入青山哩!」緊張大師轉作務實商業家,出乎人之所料。說到電影成就,一是香港特級恐怖片先河,二是發掘了夏文汐、葉童,尤其是夏文汐,允抗為二十世紀影壇找來最具味道的尤物,媚在骨子裏,世間難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