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弦雅音】中國式母女關係
姚 珏
3月10日,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閉幕之後,我沒有馬上回香港,因為這些日子我女兒在北大的燕京學堂,正在認真撰寫她的碩士論文,所以我約了她在北京多待幾日,也是為了能夠母女倆能有一些難得的共處時光。
中國式的母女關係,我覺得就像我們從事文化藝術的特點,既有傳承千年的中華傳統文化之根,也有因應時代變化的新特色。中華傳統文化的母愛就是唐詩中所講「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無私的母愛往往最能治癒人的心靈,常伴遠行遊子的一生。而岳母為岳飛背後刺字「盡忠報國」的故事,則代表中國式母親把中華傳統家國情懷最直接傳遞給下一代。當然在社會發展中,作為一位獨立女性,不僅僅是家庭中的慈母,同樣也是貢獻社會進步、國家富強的傑出人士。我最能體會這一點,既要完成在政協、藝術及教育等方面的工作,同時也要關心女兒的生活和思想的溝通。
但令我高興的是,女兒也在與時俱進地成長,讓我對她未來成為傑出女性和成功媽媽也充滿信心。這次在北京,她帶我去三里屯一家日本餐廳吃飯,食物物美價廉,我感嘆她對北京的了解程度已超越了我。記得30年前的三里屯只有幾個小酒吧,在北京的老外都會去聊天喝酒。
但如今由港商參與開發的三里屯太古里,已經有了巨大的變化,城市更新讓北京舊貌換新顏。30年前那裏的西餐只有番茄意大利麵,但如今年輕一代可以在北京品嘗到的各國美食應有盡有,他們生活的習俗跟喜歡的東西都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首先我要為我們國家翻天覆地的改變感到驕傲,我們的年輕一代可以在北京從小接觸多元化、國際化的文化,我覺得他們很幸福。當然我們這些為人父母的,也更需要通過不斷的學習,要跟上時代,特別現在內地的生活習慣都改變了,生活的各方面通過網上都可以輕鬆搞定。我們需要和下一代共同學習、共同成長,通過溝通交流,我們可以把好的經驗傳授給他們,也分享他們新的思想,我想這就是新時代的中國式母女關係。
當然母女關係的分享,最重要的就是「誠」,需要坦誠分享自己的困擾,分享自己的經驗,互相給出真誠的建議。最近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徐揚生在對話著名主持竇文濤時說,人工智能時代技術你比不過它,它比你厲害,但人品「誠」是很重要,心誠很重要,誠才有信,誠才是真的,所以是「真誠」。我覺得愈是最親近的人,「誠」就愈需要。「誠」把親情和友情都能融匯相通,女兒跟母親之間的最佳關係永遠會是好朋友,永遠會支持對方成長,因為好的媽媽也是好的女兒,而好的女兒也是好的媽媽。
當代中國式母女關係,反映了改革開放40多年來傳承和進步,「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未來深化改革開放,也需要社會從家庭的「誠」進一步入手推動,分享中華傳統文化和價值,凝心聚力共同打開發展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