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善事如做生意 「一両撥千斤」

●李兆基2007年捐款4億港元予香港科技大學,發展「李兆基校園」,期望師生、學者們創造出更輝煌的學術成就。資料圖片
●李兆基2007年捐款4億港元予香港科技大學,發展「李兆基校園」,期望師生、學者們創造出更輝煌的學術成就。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高鈺)恒基地產創辦人李兆基,除了是成功商人,也是著名慈善家。他曾在接受訪問時分享其做生意與慈善事業上同樣抱持「回報高」的目標,希望可以「一両撥千斤」,即是要善用資金,做讓最多人受惠的項目。

  培訓正確 收效回報很大

  教育是立德樹人的工程,可以移風易俗,李兆基多年來亦花耗不少心血到教育之中,其中一項他深感自豪的項目,是1982年創立的「香港培華教育基金會」,為偏遠貧困地區培訓高級管理人才,又捐獻立竿見影的「千名中西部大學校長海外研修計劃」及「溫暖工程百萬農民及萬名鄉村醫生培訓計劃」,其理念是培訓到一個人,讓其在崗位上有所貢獻,以一家三口計算,受惠人數就以倍計,故只要「選得好,選得正確,收效與回報就會很大」。

  李兆基通過李兆基基金,數十年匡扶香港、內地及海外大學及中學,完善校舍設施及設立獎學金等,歷年捐款數以十億元計,很多設施都以其名字冠名,例如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都有李兆基樓,故本港師生對其名字都不會陌生。單是本港以其名字命名的中小學就有香港青年協會李兆基書院、順德聯誼總會李兆基中學及香港青年協會李兆基小學等。

  大額捐款 熱心各級教育

  他對大學的捐款十分慷慨,其中2007年,透過李兆基基金捐款4億元予香港科技大學,支持該校發展成為世界一流的教研學府;同年他也向香港大學捐出5億元,各一半用作獎學基金及校園發展用途。此外,包括中大、香港城市大學、香港浸會大學、香港恒生大學等亦曾收到其1億元以上的大額捐款。內地的清華大學於百周年校慶時,亦獲他捐款3億元人民幣以興建李兆基科技大樓。

  與各地大學及教育機構有深厚淵源的他,獲頒授榮譽學位等榮銜無數,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及復旦大學名譽校董;港大名譽法學博士;中大榮譽院士;科大、理大、城大、香港都會大學、澳門東亞大學等榮譽工商管理博士;英國牛津大學華頓學院榮譽院士及法國政府藝術文學騎士勳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