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部委多措谷消費 「真金白銀」惠民生 加大消費領域低成本資金支持 着力促進居民增收減負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任芳頡 北京報道)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出台8個方面30條舉措,更多細化內容正在路上。國新辦3月17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商務部、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等部門有關負責人介紹提振消費有關情況,披露提振消費多項新舉措。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臨表示,《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首次在促消費文件中強調穩股市及穩樓市,並提出相應舉措,努力讓老百姓的消費底氣更足、預期更穩、信心更強。中國人民銀行也表示,將研究創設新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加大對消費重點領域的低成本資金支持。此外,相關部門正積極制定育兒補貼、勞動工資等政策,後續會陸續出台。
李春臨提到,方案在起草過程中,聚焦能加力、可落地、群眾有實感的增量政策,全方位擴大商品和服務消費。此前消費政策大多從供給側入手,強調以供給引領創造需求,此次方案在需求側加大政策力度,着力促進居民增收減負。聚焦惠民生,方案提出了多項「真金白銀」的政策舉措。2025年安排3,000億元(人民幣,下同)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加力擴圍,資金額較去年增加1倍,首批810億元已經於1月初下達到地方。
研推金融支持擴大消費專門文件
中國人民銀行信貸市場司負責人車士義在同一場合表示,下一步,中國人民銀行將會同金融監管等部門,研究出台金融支持擴大消費的專門文件,強化金融與財政政策、產業政策的協同,引導金融機構從消費供給和需求兩端,積極滿足各類主體多樣化的資金需求。
據介紹,主要包括四方面內容:實施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為擴大消費營造良好的金融環境;打好消費政策組合拳,支持消費供給提質惠民;優化金融產品和服務,滿足差異化消費需求;拓寬金融機構資金來源,擴大消費領域資金供給。
其中,在實施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方面,車士義表示,按照中央「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要求,根據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和金融市場運行情況,擇機調整優化政策力度和節奏;綜合運用準備金、再貸款再貼現、公開市場操作等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充裕;研究創設新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加大對消費重點領域的低成本資金支持。
財政貼息減稅降費共發力
車士義提到,將加大對文旅、養老、體育等消費重點領域經營主體的金融支持,推動金融與財政貼息、減稅降費等政策共同發力。引導金融機構圍繞以舊換新、智能產品、冰雪運動等新消費場景,研究推出有針對性的金融產品。持續推進支付便利化建設,聚焦食、住、行、遊等消費場景,為老年人、外籍來華人員等消費者提供高效、便捷的消費支付體驗。此外,積極支持金融機構發行金融債券用於消費領域。支持金融機構以消費貸款、汽車貸款為基礎資產,開展資產證券化業務,加大汽車貸款、消費貸款投放。擴大櫃台債券投資品種,拓寬居民財產性收入渠道用於消費。
起草育兒補貼操作方案
李春臨還表示,民政部、文化和旅遊部、證監會、衞健委、農業農村部等,都在積極謀劃相應提振消費政策。比如,國家衞健委正在起草育兒補貼的具體操作方案,其他諸如擴大住房公積金使用範圍、農村低收入人口增收行動等,相關職能部門也在積極推進。
提振消費新措要點
●促進「人工智能+消費」,加速推動自動駕駛、智能穿戴、超高清視頻、腦機接口、機器人、增材製造等新技術新產品開發和應用推廣。
●持續用力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加力實施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充分釋放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潛力。允許專項債券支持城市政府收購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適時降低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
●多措並舉穩住股市,加快打通商業保險資金、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企(職)業年金基金等中長期資金入市堵點,強化央企國企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依法嚴厲打擊資本市場財務造假和上市公司股東違規減持等行為。
●嚴格落實帶薪年休假制度,依法保障勞動者休息休假權益,不得違法延長勞動者工作時間。
●發展入境消費,有序擴大單方面免簽國家範圍,優化完善區域性入境免簽政策。支持更多優質商戶成為離境退稅商店,推廣購物離境退稅「即買即退」服務措施。
●推動將露營、民宿、物業服務、「互聯網+醫療」等服務消費條目納入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
●因地制宜推進首發經濟,鼓勵國內外優質商品和服務品牌開設首店、舉辦首發首秀首展。
●推動傳統百貨等實體店融入文化、科技、休閒、親子等新元素,升級成為多業態融合的新型商業場所。
●加強對夜間消費集聚區域活動場地、交通運力、臨時停車位等配套保障,簡化促銷活動、社區集市等審批流程。
●聚焦商貿、物流、文旅等領域,分類制定提升服務品質的政策。鼓勵企業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產品設計,培育更多中國優秀IP。
整理:香港文匯報記者 任芳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