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讀】消費有望增速向穩 增量向新
提振消費是擴大內需、做大做強國內大循環的重中之重。《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通過一系列宏觀層面的政策措施,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促進消費市場的持續健康發展。專家表示,方案的出台為消費市場的復甦和升級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在創新效應、政策效應等有利因素帶動支持下,今年中國消費有望增速向穩、增量向新,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充沛動能。
從源頭上提升居民消費力
行動方案將「城鄉居民增收促進行動」放在第一條,部署促進工資性收入合理增長、拓寬財產性收入渠道、多措並舉促進農民增收、扎實解決拖欠賬款問題等多項工作。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宏觀經濟研究室副主任鄒蘊涵表示,截至2024年底,全國居民可支配收入中工資性收入與財產性收入佔比合計達到64.8%。方案瞄準工資性收入、財產性收入,採取中小微企業就業支持計劃、進一步豐富適合個人投資者投資的債券相關產品品種等舉措,有助於推動這兩類收入更好增長。
「從需求側來看,方案着重加大了政策力度,以促進居民增收減負為核心。」中央財經大學博士後研究員胡鴻雁認為,在當前經濟形勢下,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是消費增長的關鍵因素,方案提出了一系列增收減負的措施,如延續實施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支持企業穩定就業崗位、提高最低工資標準等,旨在從源頭上提升居民的消費能力。
在金融支持方面,中國人民銀行將研究出台金融支持擴大消費的專門文件。胡鴻雁表示,這一舉措旨在引導金融機構從消費供給和需求兩端入手,積極滿足各類主體多樣化的資金需求。通過優化金融環境、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金融機構可以更有效地支持消費市場的復甦和升級。
穩股市樓市 提振信心
方案首次在促消費文件中強調了穩股市、穩樓市的重要性。胡鴻雁稱,股市和樓市的穩定對於居民財產性收入的增長具有重要意義,也是提振消費信心的重要支撐。通過穩住這兩個市場,可以有效減少居民的財富波動,進而增強其消費意願。
此外,方案還涵蓋了多個與居民生活密切相關的領域,如育兒補貼、勞動工資等政策的制定和出台。胡鴻雁認為,育兒補貼的發放可以減輕年輕家庭的經濟壓力,提高其生育意願和消費能力;而勞動工資政策的完善則可以保障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增加其可支配收入。這些政策旨在通過減輕家庭負擔、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等方式,進一步激發消費市場的活力。
「對於後期政策的預期效果,我們可以持樂觀態度。隨着各項政策措施的逐步落地和實施,消費市場有望迎來一輪新的增長周期。」胡鴻雁表示,方案提出的一系列舉措可以有效激發居民的消費熱情,推動消費市場的持續繁榮。但如何把行動方案各項政策落到實處、盡快發揮實效,還需各方一起努力。
●香港文匯報記者 任芳頡 北京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