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桌球 破百太易宜檢討
陳偉明 香港首位職業桌球手、now TV桌球節目主持
桌球從來都不是一個容易的運動,內裏包含心理、技術、戰略及時機等等因素。縱使桌球經歷了幾十年不停的改變,我們也經常見到一些職業球手在比賽中完全未能發揮應有水平。
八十年代桌球選取一些較重和密度較高的物料,令到桿法上受到一定的限制,波枱方面都用上一些較厚和絨毛較長的絨布,由於絨毛較長關係,波和絨的摩擦自然增多,往往出現順逆毛情況,至於比賽的場地,八十年代英國的汽車都未必有冷氣系統,更何況一些落後的場館,早期甚至一些比賽會在戶外進行。
時至今日桌球物料明顯變輕,桿法絕對比過往豐富,枱絨亦盡量變薄和輕,增加桌球在枱面上的反應,而且近年袋口不斷加大,使到球手更加容易發揮。
八十年代尾的時候,據統計比賽中平均十局,才有一桿破百出現。但在現今比賽當中,經常可以見到球手連續破百,可能由於球手在技術上有一定程度的進步,所以提升得分能力,不過現時所見,即使世界排名不高的球手同樣有此能力,世界桌總是否應該循此方向繼續前行?因為英式桌球原意並非只是入波,內裏包含防守,甚至迫使對方犯錯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