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瓶頸」 自研數智化冰雪裝備

●實驗室與上海女子冰球隊建立科技科研合作,輔助運動員進行訓練。 香港文匯報長春傳真
●實驗室與上海女子冰球隊建立科技科研合作,輔助運動員進行訓練。 香港文匯報長春傳真

●運動員孟繁棋進行了8周的康復體能訓練後,MRI報告顯示體能有大幅提高。香港文匯報長春傳真
●運動員孟繁棋進行了8周的康復體能訓練後,MRI報告顯示體能有大幅提高。香港文匯報長春傳真

  「核心技術解決不了,冰雪裝備生產永遠都會被『卡脖子』,沒有辦法形成自己的品牌。」劉俊一表示,吉林省冰雪運動重點實驗室研發了集功能性、專項性和運動表現一體化的FCPS系列冰雪裝備。目前已研發出競速類滑雪板、大眾滑雪鞋墊、滑雪眼鏡等多款產品。

  運動員使用國外產品居多,如何將多年的技術積累轉化為成果,也是實驗室一直研究的方向。劉俊一表示,產品的研發不是一蹴而就,以雪板研發為例,每一塊雪板上都涉及上百個參數,例如外觀、弧度、轉彎半徑、硬度等,只有將這些結合到一起,才能發揮雪板的最優性能。這些都是需要在實驗室一點點累積、試驗、調試出來。因此研究人員把實驗室搬到運動場,或者請運動員走進實驗室,通過數據積累和不停試驗,突破研發「瓶頸」,實現了冰雪裝備的「中國製造」。

  據悉,截至目前,FCPS已與20多個俱樂部和運動隊進行合作。「國外生產的競速雪板要上萬元,我們的雪板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僅需4,000元人民幣左右。價格是我們的最大優勢。」劉俊一說。除了雪板等大眾冰雪裝備,3D打印防撞頭盔和專業運動員定製滑雪鞋墊也「定製風」拉滿。此外,實驗室研發了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3D打印鞋墊,可以根據不同需求和功能進行定製。

  劉俊一還向香港文匯報記者透露,隨着課題的深入,未來實驗室將着眼於產品數智化,開發與AI人工智能相結合的數智化冰雪裝備。「我們計劃將大數據應用到產品研發,例如在雪板上加入芯片,可以實時監控滑雪狀況,或者用VR眼鏡進行課程學習。」劉俊一介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