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腦科學與AI 深挖人類知識潛力

●圖為港大早前舉辦大學資訊日,教育學院師生合照。港大教育學院圖片
●圖為港大早前舉辦大學資訊日,教育學院師生合照。港大教育學院圖片

  談到全球教育發展的大趨勢時,楊銳表示,科技正在重塑教育方式,人工智能(AI)、大數據及虛擬實境等技術逐漸融入教與學。科技快速發展不僅改變了教學模式,也為個性化學習和自主學習提供了新的契機。因此,學院在課程中引入教育科技的內容,培養未來的教育工作者掌握應用新技術的能力,從而提升教學質量和學生體驗;與業界及國際學術機構合作,開展聚焦於教育科技與AI的各項研究項目;學者積極將研究成果回饋於本地教育界及海外多所高等院校,冀為香港乃至全球的教育科技實踐提供具前瞻性的解決方案。

  「我們一般是用過去的經驗培養人,以便他們能夠應付未來,但現在是充滿變革的時代,過去的經驗不是能夠讓未來一代很好的應付未來,這就成了很大的問題。」楊銳認為,隨着急速的數碼化進程與科技發展,學生需要熟悉最新的技術並具備數碼素養,尤其是在AI、大數據及教育科技等領域的應用能力,但同樣重要的是教會孩子要有應變能力,「所以專業類的課程愈來愈少,通用技能反而愈來愈多,只因前者可能很快就會過期了。」

  須培養數碼素養應對未來

  面對瞬息萬變與複雜的社會問題,楊銳強調學生必須具備批判性思維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必須培養學生的分析及評估資訊能力,並在面對問題時能提出創新解決方案,在不確定性中做出明智的決策。

  他透露,學院未來有意把腦科學、AI和教育結合,從中尋求突破,「其實一個人所知道的知識,遠遠要比他能說出來的更多。意思是,我們平常能說清楚的只有冰山一角,還有大量東西在冰山、在水的底下,這叫內隱知識(Tacit knowledge)。但人類到目前為止,都不是非常的清楚如何更有效把內隱知識變成外顯知識(Explicit knowledge),而我們想做這個。」隨着科技進步,未來機器或可幫助人們更大程度地了解腦運作,為教育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