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人士擔心飯碗 認同AI助省時提高質量
香港文匯報訊 人工智能(AI)的崛起既帶來益處亦造成擔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研究發現,對於英國、德國和美國等發達經濟體,約60%的工作將受AI影響,其中約半數為負面。英國托尼·布萊爾全球變革研究所指出,單在英國,AI就可取代300萬個私營部門的職位。英國《衛報》訪問不同職業的專業人士,讓他們分享AI對他們的影響。
科爾納是英語、德語和挪威語3語翻譯,擅長領域為非小說類科技文本,他表示這類翻譯需要專業知識和術語儲備。但由於過去數年間翻譯和編輯工具層出不窮,科爾納表示,「我現在基本失業,AI就像海嘯,導致工作數量急劇減少。」科爾納目前已經64歲,在農業顧問公司工作,「(我的)年齡在就業市場上並不具備優勢。」
讓醫生更好關注病人
但科爾納亦稱,「我並不恐懼科技,我覺得它很有趣。」他指出新技術能幫助他處理翻譯工作,將文本導入翻譯軟件之後,再修改譯文中不準確或誤譯的部分,可以極大減少工作時間。
全科醫生卡維利用AI抄寫員紀錄筆記,既節省時間又提高質量,卡維指AI幫助他更好關注病人本身。卡維表示自己診治效率提高,一小時可以接待看診4至5名病人,他認為隨着未來科技進步,AI還能夠在指導問診和治療方面發揮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