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精選】港股趨穩 關注本周美議息

香港股票分析師協會主席 鄧聲興博士
總結上周,內地滬指累升47點或1.39%;香港恒指則按周跌271點或1.1%,全周在23,198點至23,959點間波動,上下波幅僅761點,比前一周逾兩千點波幅明顯收窄。本周關注方面,今日( 3月17日)內地將公布2月份中國失業率數據及內地70個大中城市樓價等一系列經濟數據。此外,日本,美國及英國等多國央行周內相繼議息,周四凌晨(3月20日)美國將公布議息會議結果,料是市場主要焦點。
近日,彭博引述消息指,港交所(0388)正討論就部分入市門檻較高的股票,展開降低每手股數的研究。在港交所與券商業界於最近幾周內的一次會議中,港交所管理層提出多個降低每手股數,即最小交易單位的選項。消息顯示,雖然現在尚未有明確方向和落實時間及修改範圍,但已在進行初期研究,以確保香港市場結構與時並進,並將進行市場諮詢。
市場冀港股「手數」盡快改革
現時港股市場每手股數的交易單位由各上市公司自行決定,主要為介乎100股至數千股不等。對比包括內地、及美股等其他市場的最小單位為100股乃至最低以一股一股計的方式,本港大型股份的交易門檻極高。如騰訊(0700)、滙豐(0005)等大型股最少的入場費都要幾萬港元,比亞迪(1211)每手500股,按近日收市價計的一手交易價格可高達近20萬元。
不少分析都建議港交所盡快進行「手數」改革,令入場費減少,相信可以吸引更多投資者投資香港市場,並有助刺激交易,提升市場交投表現及港股市場總體吸引力。並進一步都可以吸引更多優質企業來港上市,相信此後將有力支撐港交所表現。連同近期中國資產價值重估下,港股廣泛優質企業可支撐集團業績,連同最新財政預算案中股票市場方面潛在的系列優化改革政策,料均對港交所業務發展有益。
作為聯通中國與國際資本市場的重要樞紐,港交所2024年四季度業績創歷史新高,去年全年收入及其他收益按年增長9%至223.74億元,第四季單季收入及其他收益分別按年大漲31%及按季度增長19%至63.81 億元;全年歸母淨利潤按年增長10%至130.5億元,四季度歸母淨利潤分別按年大漲46%及按季度增長20%至37.8 億元。
業績穩健 港交所具投資價值
各業務方面,集團去年全年交易及交易系統使用費按年增長18%至71.89億元,主要受益於內地系列利好政策及全球貨幣寬鬆政策等;結算費及交收費按年增長21%至47.17 億元;上市費用按年減少3%至14.84億元;投資收益淨額按年減少1%至49.27 億元,公司資金的投資淨額按年增加18%至17.48億元。集團總體業績穩健,盈利質量較好,多數淨利潤均可用於股東回報,派息率穩定在90%左右,近十年股息率處於2%至3%區間,具長期投資吸引力。(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及筆者未持有上述股份)
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