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步跑非常魅力 3200人穿梭體育園

  部分一家大細參賽 沿途賞主場館等美景

  啟德體育園盛事不斷,昨日於啟德青年運動場舉行的「啟德飛步跑」為園區內首個跑步比賽,賽事分3公里及5公里路線,並設有精英組及殘疾運動員組等組別,共吸引約3,200人參加。跑手沿途可觀賞主場館、全長700米的啟德體育大道等,亦會穿梭園區的藝術裝置,同時可感受在「香港主場」比賽的熾熱氣氛。有殘疾跑手希望未來傷健人士可同時起步,體現共融理念。啟德體育園總監鄧竟成表示,路線由主辦方精心設計,盼參加者一覽體育園美景。

  是次「啟德飛步跑」由飛越啟德主辦、啟德體育園協辦,以啟德青年運動場作起點及終點。為了讓不同年齡與運動水平人士可一同參與,主辦方亦開放賽事予視障、聽障及輪椅人士,亦接受導盲犬及陪跑員參賽。除讓公眾參與外,亦邀請企業、學界、社區組織及跑界精英參賽。是次賽事全場最年輕的跑手只有6歲,最年長的跑手為82歲,不少人更「一家大細」參賽。

  殘疾人士盼傷健同起步

  多名跑手賽後均表示,昨日早上氣溫稍涼,十分適合跑步,惟路線有起伏及轉向,多上落斜成為挑戰。需輪椅代步的余先生表示,能夠在全新大型康體設施下參與賽事感興奮。惟他期望啟德體育園日後可改變現時將健全人士與傷殘人士分開比賽的做法,容許兩者同時起步,「這樣整個體驗會更加好,亦可進一步表達傷健共融理念。」

  視障人士朱先生平日鍾情於參加半馬拉松等長距離比賽,他對昨日的成績感滿意。他指除部分上斜路段外,賽道整體算平坦,有利視障人士控制配速,「視障人士或會擔心上斜轉平地路段需要領跑員提點,其餘道路幾乎都可自行處理到。」他建議體育園未來可減少設置「U-turn」路段,以便視障人士避開障礙物。

  女子5公里精英組別(30歲至39歲)冠軍姚康麗以19分51秒完成賽事,她對全新賽道感到新奇,體驗良好,「可以看到啟德不同的景點,不僅是主場館,也會經過零售區。」她續說,部分賽道為上斜路段與「U-turn」路段,十分考驗跑手的肌力與轉向能力。

  前渣打馬拉松本地冠軍的徐志堅表示:「第一次在這裏跑比賽,有新鮮感及比賽環境很好;而要跑兩次上橋,上斜一段或者會較吃力,多U-turn,以及落完斜再上斜,令比賽節奏未必做到太穩定,所以這段賽道其實相對都有挑戰性。」

  本地跑會「Hill and Heal」創辦人、外號「怪獸」的曾福祥說:「今日天公作美,使賽事沿途的體感舒適。是次啟德飛步跑的體驗新鮮、良好,充滿嘉年華的氣氛,可與外國馬拉松媲美。看見不同的參賽者,如各跑會跑手、享受家庭樂的一家大小、挑戰自己的長者等,讓整個活動更熱鬧。」

  參加「特邀嘉賓組別3公里繽紛跑」的立法會議員鄭泳舜表示,冀啟德體育園日後舉辦更多類似的跑步活動,讓園區成為一個充滿活力、 市民熱愛前往的地標。另一名立法會議員姚柏良亦期待體育與旅遊深度融合,期待園區日後舉辦更多國際級賽事與活動,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旅客從運動中感受香港的活力與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