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指五成SEN童曾遭不友善對待

  在公眾場合遇見小朋友作出奇怪行為,你會思考行為背後原因嗎?基督教女青年會一項研究發現,近半育有特殊教育需要(SEN)兒童的家長 ,曾因子女行為遭受不友善對待;而公眾遇上兒童的奇怪或騷擾行為,反應以嫌棄或厭惡為主。機構期望政府和社會各界進一步循教育拉近各方歧見,達至雙向共融 。

  女青於去年9月至10月訪問520名SEN家長及619名公眾人士。家長問卷方面,八成半認為要公眾接納SEN子女很困難、超過七成家長擔心孩子外出時闖禍、近五成家長曾因子女的行為而遭受不友善對待,例如投以奇異目光、被嘲笑及指罵等。面對難堪情況,超過六成家長會立即帶子女離開現場,三成多人會嘗試向他人解釋子女情況。

  公眾人士方面,約六成受訪者表示看見兒童有騷擾或奇怪行為時會急步離開、向職員投訴或投以不友善目光。對於大聲喧嘩、四處亂走、破壞公物等行為,公眾傾向歸因是兒童頑皮或家長管教問題,奇怪或重複行為才會聯想到與SEN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