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地料寫字樓市場難復甦

  太古系公布2024年業績。其中,太古地產(1972)由盈轉蝕7.66億元,2023年同期則錄盈利26.37億元,虧損主要來自去年投資物業公平值虧損62.99億元;每股派第2次中期息0.76元,按年增6%。撇除投資物業公平值變化,股東應佔基本溢利67.86億元,跌42%。

  太地行政總裁彭國邦昨表示,雖然去年第4季零售業務好轉,但寫字樓業務面對壓力,供應過剩情況需時消化,料今年仍難以改善,可能要到2026年、2027年才見復甦跡象。

  截至去年底,太地旗下太古廣場寫字樓租用率95%、太古坊港島東中心及太古坊一座亦有94%。

  太地及太古股份(0019)主席白德利預期,內地零售銷售額逐步回升。今年餘下時間會重點落實各項業務計劃,加強現有物業組合抗禦力。雖然經濟存在不確定性,但投資於香港、大灣區內地城市、內地其他城市,以及東南亞市場是正確選擇,當市場情況改善時,相信對集團有利。

  另一方面,太古股份去年股東應佔基本溢利按年跌71%至104.71億元。太A第2次中期息2.1元,按年增5%,全年股息增5%至3.35元。不過,因應2023年太古派發每股8.12元特別息,2024年度總股息跌70%。

  尋私營醫保服務機遇

  若計及投資物業公平值變動,太古去年年列賬盈利同比跌85%至43.21億元。若扣除投資物業公平值、出售業務影響,經常性基本溢利跌11%至92.84億元。

  此外,白德利表示,太古積極開拓醫療保健等業務,分別於內地長江三角洲及大灣區、印尼作出投資,並繼續在私營醫保服務領域尋求投資機遇,特別是在內地及東南亞主要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