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寶商銷情增三成 翡翠變耳環年輕化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朱慧怡)珠寶中除了常見的彩色寶石外,翡翠及珍珠也是不少人追捧的對象。儘管高質量的翡翠買少見少,不過,珠寶商人朱錦榮早前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今年珠寶展的銷情比往年好30%。由於存貨量較多,因此並無特別調高價格,部分甚至略有下調,日後亦會根據市場調整款式及價格。他指目前流行的款式中,仍以蛋面為主,「為了打破翡翠『傳統、老氣』的固有形象,會用小型葫蘆蛋面製成精緻戒指,以及把無事牌翡翠製成耳環等,嘗試讓翡翠以年輕化狀態示人,能獲得20歲至30歲的年輕消費者青睞。」

  至於珍珠方面,珠寶代購朱先生表示,好的珍珠主要看圓度、瑕疵度、光澤度及暈彩等。在是次展覽中,澳白維納斯等高品質珍珠的價格仍然十分堅挺,大溪地鉑金灰珍珠、巴洛克異形珍珠,以及帶有瑕疵的普通貨則降價。

  改採「少量多次」銷售策略降風險

  他舉例指出,日本Akoya珍珠價格一直在下降,曾價值6,000港元的中端偏高品質的珍珠,如今不用3,000港元,過往「天女」級別的Akoya亦從約5萬元跌至約2萬元。

  為了控制成本,他指現時入貨態度會較謹慎,不再大批量囤貨,又指有內地珠寶商去年曾大批量囤貨至今仍滯銷,因此業界多改為採取「少量多次」銷售策略以降低風險。

  也有參展商負責人表示,不同產地的珍珠呈現不同顏色的珠光美感,但礙於珍珠上的珠光會隨時間減退,因此它不屬於傳承的好選擇,「要傳予下一代就買鑽石或寶石。」他認為,珍珠之所以受到大眾青睞,是因為它從亮麗至衰退的狀態,似朋友般陪伴佩戴者步步前行,充滿情懷。另相對於戴大型鑽石或寶石的過大氣場與壓迫感,珍珠更顯低調奢華。」

  對於近年內地淡水珍珠的興起,朱先生認為,淡水珍珠是珍珠市場的未來,但兩類珍珠始終各有地位與市場,不擔心傳統市場會被取代。

  有大溪地珍珠於去年被藝人帶火而出現抬價炒賣的情況,他分析指該珍珠的價格當時暴漲了200%,如今已回落50%。

  不過,他認為價格起跌主要受氣候及環球政局因素影響,所謂的「藝人效應」只屬短暫的「蝴蝶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