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會兩會精神 加快北都區建設

  陳月明 立法會議員 打鼓嶺鄉事委員會主席

  全國兩會在北京勝利閉幕。今年正處在「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和「十五五」規劃編制之年,國家整體發展方向對香港具有重要指導意義。香港社會須深入學習、領會兩會精神,更好發揮「一國兩制」優勢,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積極拓展聯通世界。

  五年發展規劃是國家為未來五年經濟社會發展,制定目標和方向,配置資源,指明發展路徑的重要規劃,在「一國兩制」進入新時期、由治及興新階段,香港要通過認真學習兩會精神,凝聚共識、凝聚力量,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實現融合發展。

  深化國際交往合作發展空間大

  今年兩會,國務院總理李強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以及丁薛祥副總理在兩會期間,參與港澳政協以及人大代表團的討論時的談話,都讓香港各界可以清晰地看到國家在未來一年的發展方向,以及香港需要作出的配合,香港可以發揮的更大貢獻,實現更大發展的方向。

  國務院總理李強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全面準確、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方針,維護憲法和基本法確定的特別行政區憲制秩序,落實「愛國者治港」、「愛國者治澳」原則。支持香港、澳門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深化國際交往合作,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

  香港社會留意到,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支持香港「深化國際交往合作」。「背靠祖國、聯通世界」,一直是香港的優勢所在,香港持續推廣與世界各國的交流交往合作,有助鞏固和提升香港的原有優勢,發展壯大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的角色。香港作為國家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深化國際交往,才能為國家高水平對外開放作出更大貢獻。

  國家保持平穩向上發展,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都在不斷提升,香港在國家支持下,拓展更廣泛、更深入的國際合作,將有更大的發展空間,不論是特區政府,還是商界、社團等民間團體,都須在這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北都區可培育創新產業集群

  國務院總理李強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強調國家將「加快構建創新發展格局,扎實推動高質量發展」,「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並明確提出,要「推動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新興產業安全健康發展」,「培育生物製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來產業」,以及「激發數字經濟創新活力」,「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

  在科技創新和培育新質生產力方面,香港有自己獨特的優勢,在低空經濟、生物製造、具身智能等方面,具有研發優勢,特區政府如果能夠加大對創科的扶持力度,加快產業轉化,香港完全有實力為國家的科技創新、新興產業發展作出重大貢獻。而科研成果產業化,關鍵在於能否加快推進北部都會區的發展建設,特區政府須大膽改革,簡化程序,凝聚社會資源和力量,大幅度加速建設北都區,推進香港經濟朝向多元化發展,培育出香港自己的創新科技產業集群。

  丁薛祥副總理參加港澳地區全國政協委員聯組會,有全國政協委員引述丁薛祥副總理發言指,香港要平衡發展和安全的關係,應對美西方的打壓,不能得「軟骨病」,要敢於鬥爭、善於鬥爭。這對香港各界是重要的提醒,國際局勢變幻交織,香港難免會受到影響,但不能慌亂,要明確自己的方向,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從容應對挑戰,更重要的是,香港有國家作為堅強後盾,有足夠能力保障好高水平安全,支持香港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