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醫科第二學位收生 申請者須擅長溝通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姬文風)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早前宣布推出四年全日制內外全科醫學士課程(MBBS)第二學位入學途徑,讓持有學位人士報讀。首年學額25個,新生於今年9月入學,現正接受報名。港大醫學院昨晚舉行入學資訊講座,助理院長(入學事務—醫科)關日康表示,第二學位課程要求申請人具備化學或生物背景,生物醫學、生物化學、藥理學、分子生物學等均屬相關學位,同時能以流利英語及廣東話溝通。持有生物醫學本科學位、現就讀MBBS課程的四年級生分享指,其生物醫學背景為自身提供堅實的基礎科學知識,有助更好地適應醫科學習。
該四年制醫科第二學位課程架構與現時六年制MBBS課程的專業核心內容及評估要求一致,課程資料已提交香港醫務委員會。課程的第一年將提供密集式的臨床前培訓,第二年至第四年將專注於臨床訓練,學生將與六年制MBBS課程的同學一起接受沉浸式臨床訓練。
港大醫學院助理院長(本科教育—醫科)黃田鎮表示,循第二學位途徑入學的醫科生,本身已修畢學士學位課程,而且他們大都具備一定生物醫學背景,這意味他們不需要太多適應期,「傳統六年制,我們理解學生需要一些時間,逐漸轉化成為一位大學生,但對於第二學位入學的醫科生,我們預期他們已是足夠專注的學生,會更明智地善用時間。」
關日康表示,可預期醫科第二學位入學途徑的競爭將會相當激烈,「但我們不會單純根據申請者在哪所知名大學畢業、取得最高的GPA成績來做判斷。」他強調,在面試階段會希望了解申請者為何想要修讀醫科,也十分重視申請者是否具備溝通技巧,「作為一名醫生,每時每刻都需要和病人交流,所以我們會同時用上中英文進行面試。」
學生:生物醫學背景有利學習
現就讀MBBS課程四年級、本身持有生物醫學本科學位的Gloria昨日於講座分享指,在修讀生物醫學期間已學習到解剖學、生理學等醫學預備內容,成為她應付目前醫科學習的重要基礎。
惟她同時指出,當高年級進入臨床課程後,會有更多機會接觸病人,「這一方面很有挑戰性,但同時也是最有趣和迷人的部分,因為你真正可以應用所學,即使日程會非常緊湊,但這一切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