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生盼善用所學 獻力灣區建設
中國人民大學楊民健:參加完這次座談會,我能切實感受到香港正在愈來愈快速地融入祖國發展的大局中,代表們提出的有關經濟、文化、教育和科技等方面的建議,不僅與香港本身的發展有關,也與國家的發展息息相關。可以預見,未來兩地協同、兩地合作將是必然的趨勢,更加證明了「一國兩制」制度的優越性。作為在內地求學的香港青年,更應不負祖國對我們的期望。畢業後,我計劃在大灣區用自己所學的法學知識,為大灣區的涉外法治建設作出貢獻。
北京語言大學吳嘉瑩 :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促進兩地文化的融合與發展,讓更多的香港青年能夠親身感受到祖國日新月異的變化。同時,我也希望走進偏遠山區,投身支教事業,幫助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接受高等教育,拓寬視野。將來如果有機會,我也希望這些孩子能夠來到香港,了解這裏的獨特文化,進一步促進兩地青年的互動與理解,為國家的繁榮與和諧貢獻一分力量。
南開大學莫文軒:通過兩會代表委員的發言,我了解到祖國對教育改革的決心和重視,更加理解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在內地求學期間,通過參與社會實踐項目,我深刻體會到歷史教育不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加強國家民族認同感的關鍵,這讓我更加珍惜和重視歷史教育的價值。
中國政法大學盧泓瑜: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我感受到國家對高質量發展的堅定決心,對科技創新的高度重視,對民生福祉的持續關注,以及對教育事業的深遠謀劃。中國經濟在過去的幾十年裏創造了舉世矚目的發展奇跡,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作為港生,我更加深知香港與國家之間的緊密聯繫。我將積極宣傳國家的政策和方針,增進身邊人對國家的了解和認同,促進香港與內地之間的交流與合作。
北京師範大學梁競霆:聆聽了各位代表委員的發言後,我深刻體會到國家對香港特區的殷切期待,以及對我們內地港生的深厚關懷。兩會是傾聽民聲、感知民意、順應民情的重要平台,作為一名經濟法學專業的香港學生,我目前專注於粵港澳大灣區區域協同立法的研究,將始終關注大灣區發展的動態以及國家戰略對粵港澳大灣區的定位,以積極進取的底氣和信心融入祖國發展大局。 ●香港文匯報記者 馬靜、李暢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