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鄉港聲】Manus,扣子與AI硬件

●作者與合夥人任總,體驗開發扣子+AI智能體硬件。
●作者與合夥人任總,體驗開發扣子+AI智能體硬件。

  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AI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着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2025年,被廣泛認為是AI智能體元年,這一年,AI智能體如春雨般滲透進各個領域,為大眾帶來了前所未有的便利與驚喜。

  還記得在通用AI智能體Manus推出的第二天,全球科技愛好者們都在朋友圈和微信群中熱烈討論,紛紛尋求珍貴的邀請碼。經過一番努力,我獲得了測試資格,得以一窺其實際表現。全世界都在為獲取邀請碼而忙碌,感謝吳同學的幫忙,讓我能夠親自體驗這一前沿科技的魅力與潛力。其實除了Manus之外,還有Flowith、OpenAI Deep Research、OWL、openManus等AI智能體都可以評測。

  在使用Manus的過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其強大的功能。Manus分為「標準」和「高投入(實驗性)」兩種模式。由於測試期間每天只有5次使用機會,我精心挑選了幾個任務進行測試。

  首先,我讓Manus提出如何讓全國更多人更快認知和提升使用AI的能力,從而增強國家實力的方案,並將答案生成一個PPT。它迅速自動生成了任務工作流程清單,我甚至能觀察到它在虛擬瀏覽器中閱讀多個網站的專家文章。短短半小時後,一份11頁的PPT便呈現在我眼前,其中不僅清晰地闡述了現狀,還提出了極具參考價值的建議。

  接着,我要求Manus製作一份2025年香港財政報告的網絡輿情分析PPT,列出市民的點讚與吐槽點。它再次展現了高效的工作能力,先在政府網站閱讀報告,隨後在X平台上搜集網絡輿情,大約半小時後,一份包含柱狀圖和餅圖的24頁PPT便完成了,資料詳實且具有說服力,只是美化方面稍顯不足。

  第三個任務是制定一個AI如何賦能文旅產業、提升遊客在地方文旅消費的方案。這次我沒有要求生成PPT,它自動選擇了markdown格式文檔。半小時後,我收到了一份結構清晰、內容詳盡的文檔,涵蓋了AI在文旅產業的應用現狀、遊客消費模式與行為特徵分析、文旅產業中的關鍵AI技術應用環節、AI賦能文旅產業策略框架以及提升遊客在地方文旅消費的AI賦能方案等五個部分。

  此外,我還讓Manus編寫了一個10集的親子劇本,並對HKGAI V1大模型進行了SWOT及輿情分析,它均在半小時左右出色地完成了任務。然而,在後續的其他任務中,由於上下文過長,Manus在運行2個多小時後突然停止了工作。儘管如此,整個體驗過程仍讓我堅信,不久的未來,AI智能體完全可以作為我們的AI員工,為我們節省大量寶貴時間。不過,從交付結果的質量來看,目前它尚未完全達到人工使用各種AI工具串聯起來的效果,例如生成的PPT在美觀度上還有待提升,或許是我沒有明確指定PPT的風格所致。

  3月1日,我在深圳參加了字節跳動全國第一場扣子+AI硬件活動,那一天的經歷徹底刷新了我對AI時代的認知。在現場,我親身體驗了AI智能體與硬件研發相結合的新產品,以及通過AI智能體升級的傳統產品。可以預見,AI硬件在下半年將迎來爆發式增長,其在文旅產業和不同領域的應用想像空間巨大,「想像力就是天花板」,未來的發展潛力不可估量。

  智能體的概念,其實早已有之。在古代道家傳說中,它或是個人分身,或是各種角色,如靈寵或附在物件上的器靈。如今,我們不禁暢想,不久的將來,身邊的一切是否都能與我們聊天?家中的幾十種傢具和小家電是否都能聊天和操控?與桌子、沙發、抽油煙機,甚至衣服、帽子、鞋子對話的場景是否真的有必要實現?是不是所有物品都需要嵌入智能體?

  AI智能體的出現,為我們打開了一扇通往未來的大門。它在提升效率、釋放人力、推動各產業發展方面展現出了巨大的潛力。然而,我們也應理性看待其發展,思考如何在追求技術進步的同時,避免過度智能化帶來的資源浪費和不必要的複雜性。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隨着技術的不斷成熟和我們對智能體更深入的理解,AI智能體將更好地服務於人類社會,為我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更多的便利與驚喜。

  未來已來,不忘初心,科技向善。

  ●作者/圖片:文旅部香港青年中華文化傳播大使梁家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