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毛澤東哈達鋪看了《大公報》 決定去陝北
【大公報訊】1930年代,在中國各大主要報紙當中,對長征紀錄最全面、評價最客觀、影響最重大的,非《大公報》莫屬。《大公報》記者范長江是公開如實報道長征第一人;毛澤東是在甘肅哈達鋪看到《大公報》有關陝北紅軍的報道,才決定將長征落腳點放到陝北。
范長江1935年加入《大公報》,他向報社總經理胡政之提出,計劃到西部考察,得到支持。范長江的西北行歷時十個多月,行程達一萬兩千公里。在途中,范長江一直關注紅軍長征的動向。在發表於1935年11月26日的《從瑞金到陝邊:一個流浪青年的自述》一文中,范長江通過一名紅軍戰士之口,首次勾勒了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的全部過程。他另一篇題為《在陝北甘東邊境上》的文章,對陝甘根據地做了首次報道。
范長江後來在自述中提及:「在國民黨的統治區中,在合法出版的報紙書籍中,公開稱紅軍,對剿匪加引號,而且用文字公開透露出紅軍是北上抗日,並不是流寇,我是第一人。」張聞天夫人劉英曾回憶:「1935年9月,紅軍長征到達甘肅的哈達鋪,在當地郵局得到不少報紙,主要是七八月間的天津《大公報》。毛澤東、張聞天、周恩來等人翻閱這些報紙,得知陝北有蘇區根據地……長征以來,中央一直想找到一個落腳點,創立新的根據地……現在,就決定到陝北落腳了。」中國新聞史學會名譽會長方漢奇曾說,毛澤東就是在哈達鋪看到《大公報》,才決定去陝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