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川集/「落單」\利 貞
去茶餐廳吃早餐,拿起桌上印有二維碼的小紙片,掃碼落單。雖然不如內地普及程度那麼高,但掃碼落單、移動支付在如今香港的餐廳裏也越來越多,不是什麼新鮮事了。
落單完成,一位老人在我身後的桌子坐下。茶餐廳阿姐端着食物,風風火火路過時飄下一句:「掃碼落單啊,唔該!」老人沒有接話頭,而是自顧自地指着壓在玻璃下的菜單說:「沙爹牛肉公仔麵,炒蛋厚多士,熱鴛鴦唔該!」話音未落,阿姐已經端完食物,回到了老人的桌前,從圍裙裏拿出紙筆在記錄,神情自然得彷彿此前提醒掃碼落單這回事並未發生。
我猜,老人之前肯定也嘗試過掃碼落單,但總是有某個步驟搞不清楚,試了幾次之後也就放棄了;我猜,阿姐也肯定不是第一次遇見不會使用掃碼落單的老人,所以圍裙之中紙筆常備,彷彿是嚴絲合縫的代碼之中始終為人情所留的一個隱秘的後門。
手機震動,熒幕跳出「訂單已完成」的通知。抬頭望去,老人正用湯匙攪拌鴛鴦,蒸氣朦朧了老花鏡片。那一刻,在不大的茶餐廳裏,科技帶來的方便與人情保有的溫暖同步了。今天,「我們」會用手機掃碼,而「他們」不會用;幾十年後,當「我們」變成「他們」的時候,說不定也有什麼最新科技是「我們」搞不定的,那時希望人情的後門,永遠存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