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加之言/鋼琴前的少女們\王 加


  剛剛過去的三月一號是波蘭作曲家、深受全球古典樂迷喜愛的「鋼琴詩人」弗雷德里克·蕭邦誕辰二百一十五周年。本周應景地推薦一張他的《鋼琴音樂第二輯》。這張由London Records於一九六八年灌錄並發行,德國鋼琴家威赫姆·肯普夫獨奏的黑膠版本收錄了蕭邦譜寫的四首即興曲、《D大調搖籃曲》、《B大調第三號夜曲》、《升F大調船歌》和《升C小調諧謔曲》共八首鋼琴曲。專輯封套選擇了一幅印象派大師雷諾阿畫中包含鋼琴的作品《卡圖爾·門德斯的女兒們》。

  在十九世紀巴黎,上流社會家庭為了讓女兒們嫁得如意郎君,都會培養她們自幼掌握一門樂器。《卡圖爾·門德斯的女兒們》便由雷諾阿記錄了當時這一不成文的習俗。女孩們的父親是象徵主義詩人和出版商,母親則是鋼琴演奏家奧古斯塔·霍爾姆斯,優越的家境以及音樂家母親的背景讓三位女孩更有條件實現兌現的社會風潮。畫中紮着一頭麻花辮身穿白色波點長裙,坐在琴前右手撫摸琴鍵的是大女兒休瑰特;手持小提琴的二女兒克勞汀站在姐姐右側,姐妹二人的目光均直視觀者。和二姐身穿同款連衣裙的小妹妹海爾永內雙手扶在鋼琴上,側身對着兩位姐姐若有所思。

  儘管捕捉的是室內情境,但雷諾阿極具辨識度、帶有落筆痕跡的塗抹仍具備典型的印象派特徵。鋼琴和地板的木製紋理被畫家以流淌絲滑的筆觸勾勒出來,三位少女濃密的披肩長髮更以瀑布般的蓬鬆感示人。由於版式所限,封套僅截取了鋼琴前的大姐和小妹,包括二女兒和室內環境在內的近一半畫作均被裁切,顯然是為了強化並契合專輯所收錄的蕭邦鋼琴曲。

  「碟中畫」《蕭邦鋼琴音樂第二輯》/《卡圖爾·門德斯的女兒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