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樓管理透視/「聯廈聯管」年中試行 舊樓居民期待

本港有多區舊樓因無管理而日久失修嚴重,政府計劃在深水埗、油尖旺等四區推行「聯廈聯管」試驗計劃,最快6月實施,為期一年,先由非政府組織幫助三無大廈或舊式單幢樓成立法團,再聘用同一物管公司聯合管理。
大公報記者走訪深水埗區,有逾60年樓齡舊樓法團主席表示,很多業主年事已高或不在香港,大廈遇到維修令時很難「夾錢」,而自己難以負擔全部文書工作,期待在非政府組織支援下,各項管理都能更加規範,「最重要是出問題時,能第一時間找到人處理。」\大公報記者 王亞毛(文) 麥潤田(圖、攝錄) 融媒組(製作)
行政長官於去年施政報告提出,今年將會於選定小區推行「聯廈聯管」試驗計劃,安排同一物管公司聯合管理鄰近舊樓,令「三無大廈」和舊式樓宇能以相宜的費用獲得基本管理服務。現時,民政事務總署已透過「大廈管理專業顧問服務計劃」,委聘具有大廈管理或相關方面經驗的社區組織或非政府組織,接觸「三無大廈」業主,鼓勵及協助他們成立法團。
政府近日透露,「聯廈聯管」最快於今年6月正式啟動,已預留700萬元推行,希望透過非政府組織聯繫業主,提供專業支援,包括協助召開業主大會、進行採購程序等,更好地管理大廈,並令管理費用更合理。
受訪業主:維修商議夾錢難
大公報記者昨日走訪深水埗一帶舊樓,深水埗區議員李詠民表示,目前區內有合共約2000多幢舊式單幢樓宇,當中只有約900幢的業主有聘用管理公司,很多樓宇可能有法團但仍沒有聘請管理公司,最常見的難題是聯絡業主,「很多人(業主)可能身在國外,由地產代理幫手收租,或者業主已經很大年紀,無法出來商議。」
深水埗長沙灣道舊樓榮華樓的樓齡已超過60年,法團主席彭學成向大公報記者表示,每次遇到政府發出維修令時,最大問題是要聯絡所有業主一起商議「夾錢」。他說平日組織開會、處理維修等各類文件的文書工作,全由他一人處理,「其實不只維修,包括保安、清潔等都是問題,有時可能花了錢,但又做不到想要的效果,很難規範,期待日後有正規的管理公司統一管理,最重要的是出問題時,能第一時間找到人處理。」
共聘物管公司 攤分管理費
李詠民說,深水埗區很多單幢樓宇因單位戶數不多,可能只有十幾戶,而難以負擔聘請管理公司的費用,相信在「聯廈聯管」計劃推行後,幾幢大廈共同攤分同一間管理公司的費用,能夠以更合適的價格獲得基本管理服務,「以前可能要每月每戶幾百元,如果聚集這麼多業主一起攤分,管理費用或可低至只需幾十元,改善了居住環境,大家都能夠安居樂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