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全國兩會/加速創新驅動 對接「十五五」規劃

  左圖: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團在兩會期間共提出229項建議,為國家發展建言獻策。右圖:香港需要加速創新驅動,提早為對接國家「十五五」規劃布局,以鞏固提升自身競爭力。
  左圖: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團在兩會期間共提出229項建議,為國家發展建言獻策。右圖:香港需要加速創新驅動,提早為對接國家「十五五」規劃布局,以鞏固提升自身競爭力。

  多位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昨日見記者時表示,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團在兩會期間依法履職、積極建言獻策。代表團圍繞着多項議題,包括如何促進香港鞏固和提升金融中心地位、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支持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科技創新、AI發展等主題,共提出229項建議。此外,港區人大代表通過兩項聯名建議,包括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李慧琼提出,建議建立「購房資金通」,容許兩地居民以匯款方式,直接將資金用於在香港或內地購買物業,以及由港區人大代表陳帆及陳曉峰提出,推動香港碳交易體系建設的議案。

  多名代表指出,香港需要加速創新驅動,提早為對接國家「十五五」規劃布局,以鞏固提升自身競爭力。\大公報記者 吳俊宏北京報道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團團長馬逢國總結是次會議表示,今年兩會期間,港區人大代表圍繞政府工作報告、預算報告、代表法修正草案、人大常委會報告、兩高報告等充分討論。在大會期間,各位代表還通過集體採訪、個人專訪、網絡連線等多種方式,接受境內外媒體採訪超過400餘次,展示了香港代表依法履職、貼地務實的良好形象。

  加快推進河套及北都發展

  馬逢國提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在參加香港代表團審議時,向港區人大代表提出殷切期望,希望港區人大代表全力把全國兩會精神宣傳貫徹好,全力支持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依法施政,全力維護社會團結穩定等。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看望代表時也提出了希望。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李慧琼表示,很高興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獲極高票通過,今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同時要為「十五五」規劃打下基礎。香港作為國家的一部分,但在產業結構方面過去相對單一,未來升級轉型需要加快,要按三中全會提出的要求,鞏固提升香港在國際金融、航運、物流中心的地位,以及加快新質生產力、創科發展,其中河套區及北部都會區是重中之重,希望政府可以加快推進。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團副團長陳勇形容,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是「提振信心,順應民心,溫暖人心」。他指出,工作報告提到香港要加強國際交流,香港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希望未來繼續加強推進。他說,近日各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已收到社會各界就兩會精神分享會的邀請,估計約有數百場。回港後,各位代表將會全力宣講並全力支持李家超特首和特區政府,貫徹落實好兩會精神,繼續提速提效一起拚經濟,謀發展,惠民生。

  回港後全力宣講兩會精神

  多位港區全國人大代表表示,香港需要強化創新驅動,提早為對接國家「十五五」規劃布局,以鞏固提升自身競爭力。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冼漢廸表示,今次政府工作報告有許多科技相關的着墨,特別是新質生產力、科教興國、「人工智能+」等,香港也正朝着這個方向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他強調,香港需要加快「人工智能+」發展,以儲備人才、展現政府決心。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文頴怡認為,今年政府報告中更是對大灣區發展提出了提升「創新能力和輻射帶動作用」的進一步要求。香港在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融合發展有關鍵作用,未來應加強與大灣區其他城市合作,聯手加速科研成果轉化落地,並繼續擴大海外商業網絡及國際化專業服務人才隊伍,發揮好內聯外通的雙向跳板作用。

  從產業角度加強灣區城市合作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林順潮指出,今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會議強調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確保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並為「十五五」規劃的順利開局奠定堅實基礎。香港方面亦需要強化創新驅動,提早為對接國家「十五五」規劃布局,實現大灣區更高水平的融合發展,成為全球創新高地、國際醫療創新樞紐和國際化人才聚集地,在貢獻國家的同時,共享高質量發展的紅利。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林至穎認為,香港未來應該從產業的角度加強與粵港澳大灣區其他城市的合作,尋找新的增長點,包括6G、人工智能+、綠色能源科技等。在科技方面,他在兩會期間非常有感觸,他也接受了機器人採訪,由此可見人工智能已經漸漸融入市民生活的每一個部分。他認為,香港要在創科領域跑出自己的優勢,必須增加算力。